|
|
楼主 |
发表于 2012-1-26 09:4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夏雯静 于 2012-1-26 10:03 编辑
阿弥陀佛.
最近这段时间,有一些非常好的感觉,比如说吧,我住的地方靠近公路,到了晚上二,三点都是车水马龙的,好吵呀,是影响我念佛的,可是,你们不会相信,我就算是不能一心不乱,也会有一种力量无形中加在身上,会起到突然间就精神百倍,头脑思维变的非常清晰的状况.有时候躺在床上念佛,刚刚打瞌睡,忽然间象洗温水澡,但又凉快的感觉,一点困意就没有了.这些对我念佛的帮助都非常大,还有一些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虽然经历了,可是其中的一些不好说,因为说出来又太过于神奇,以免有些不信的人造下口业,
但是为了增加大家的一些信心,我就把其中的一件说出来而,只是其中的一件哟。
那是有一次我在武汉的时候,是2004年,当时我学佛一年半了,那段时间我不知为什么总是非常同情世上的一切人,看到一些人做着非常累的工作,我就想哭,就想人不应该如此,人人都应该象神仙一样的活着,你们不知道,武汉汉正街这里,好多外地打工人,那个生活,叫个累,叫个苦,但是他们累了一天却没有地方睡,因为付不起住宿费,只只能睡在板车上.风吹雨露的,我很伤心,所以好多天闷闷不乐,厌世至极,有一天晚上,我睡着了之后,突然间在梦中清醒过来,思维清晰,就是不能睁开眼,但大脑非常清醒,我看清楚了,原来是观世音菩萨,长的可好看了,穿着洁白的衣服,观世音菩萨对我说,西方真的有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知道你伤心,派我来安慰你,你将来一定会往生西方极乐净土,将来一定成佛.
这是我几年前发生的事情,还有一些事,就是神识清醒的到一些地方,不过那些地方太绝太妙了,就不说了,因为也有一些同修反对过于说一些过于神奇的事情,就说以上一件吧.
各们同修,放生的过程中不是一帆风顺的,这中间也出现了种种一些不太顺心的事情.比如说,我本来是偷偷的放生,不知为什么在放了一年之后突然让人发现了,告诉了我家里的人.让我家里人好长时间不理解.
在武汉做生意的时候也是这样,当时的生意不太好,我非常烦躁,看什么都不顺眼,脑子里的嗔心特别大,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的时候,我的脑袋突然不能思考了,虽然我很清醒,但是不能用来想问题,你们无法理解那种感觉,怪怪的.现在想起来都觉得有趣
在武汉做生意的过程中有很多鬼神也来告诉我过,要有信心,在这里非常感谢他们的,他们告诉我,上半年不行,还有下半年,对于我有时候干的一些错误的事情,都进行了提醒,让我做个梦,那梦除了眼睛睁不开,反正人是可以自由思考,就像闭着眼睛和人说话一样,告诉你这不行的,搞不得的.但是他们也不是全部说清楚,只是让你自已觉察到这个是危险的.阿弥陀佛,感谢他们的关心了,这是我放生过程中遇到障碍的过程.还有一些,但太长了.
放生的时候大家要想一想,要把你放的动物尽量的给一个舒适的环境,给一个好的地方生活,不要随便一扔,不管死活,比如说,前两天我放了几只鸟,打算在河边放,因为那里人少,树多,可是我到了那一看,不行,因为四周水太多了,那些鸟经过长期的关笼子,没有力气,可能一扔出去,飞不高,飞不远.可能飞一段距离掉水里淹死的,所以改为远离水面的树林,同时,如果树林里老有人走,就用力将鸟扔向树枝,使其在高处,这样他们就没有危险了,大家反正在放生时,要尽量考虑如何才能令其真正转危为安.还有就是考虑动物适应不适应自已为他们选的环境,你们比如说,很多人放鳝鱼,可是鳝鱼放在汉江里,是不能生存的,因为那儿是沙地,不可以钻洞,钻了也白钻,因为沙子不能形成洞孔.所以我以放鲤鱼为主,也放鲫鱼.总之也得考虑他们能不能生活得好,还有一些螺丝之类的也不要放在大江大河里,因为他们是生活在水塘里的,在大江大河中,没有他们的食物.活不了几天.
对所放的生命一定要念佛,皈依.使其终此一生,不再轮回.还有一个要注意,不要图方便,认为放了就功德到了,可以不管其他的,如果你放生的地方经常有人进行捕捞作业,你可以很自然的想到这样放下去的动物只是从一个危险的地方转到了另一个危险的地方,一定要选一个安全的地方,放生的地方要经常换一下,不要让人知道,我反对那种只管放生,不管死活的放生行为.我认为这是一种只顾自已修福,并没有真正把众生的生命看重的行为.这是不合佛家的道理的.
我每次放生都是回向给十方三千大千世界的一切受苦未得解脱的众生,希望他们都能脱离苦海,早生善道,愿这个功德令一切众生往生西方净土,不愿去的往生天界,愿一切众神灵,因这个功德永不堕落,生生在天,享受无极之福.同时希望家人平安,我的家人都获得了平安,以前我们家可是穷了,外债一欠就是七年,哥哥做生意年年亏,现在好了,我有了两份工作,工资都在千元以上,说了你们不相信,我的两个工作工资很错,福利也很好,更好的是,我的工作非常轻松,也不需要天天去报到,在办公室里哪都不能去,反而是非常自由,每天的工作时间不到一二个小时,一定也不影响我学佛,读经和放生,资金也充足,放生可以天天做.基本上不缺就是了,很多人都非常羡慕我,妒忌的不得了,说不知道你为什么有这么好的运气,都在感叹自已命不好,可是我告诉他们的方法又都不听,唉,真是拿他们没办法,我现在一心念佛,多行放生的善事,同时一些其他的善事也有能力就一定要做的.
还有各位同修,大家在放生的时候不要有贪念,认为哪一种用同样的钱放的多才放,不多的不放,这也是不对的,要不着相,比如我们这儿有一段时间大家放鱼籽,大家都去买鱼籽,连母鱼都不要,结果造成摊主大量的宰杀活鲤鱼,取出鱼籽卖给放生者,这不是放生,这是放死,不但没救鱼籽,连本可以多活几个钟头的母鲤鱼都立马活不成了,大家一定要注意呀.
长江可以放的鱼好多,鲤鱼和鲫鱼,还有泥鳅呀螃蟹呀,黄姑鱼.大黑鱼,草鱼,青鱼都是可以放的.至于鸟嘛,我是在农贸市场看见的,是一个捕鸟人,抓来贩给了有摊位的人,这些有摊位的人一般都是卖鸡鸭或是卖家鸽的,因为这些人本身就是卖的禽类,所以他们有时也收一些野生鸟来卖,实在是罪孽深重呀.还有,东湖可以放泥鳅.那是静水,泥鳅可以存活。
弥勒菩萨心咒之功德若有闻此咒音一字者,亦不落三恶道
弥勒菩萨心咒之功德 若有闻此咒音一字者,亦不落三恶道,亦不入胞胎而生莲花中,念下面字部分
嗡 美镇达楞 梭哈
(按:此咒乃新龙乌金之美上师传于楞严上师,楞严上师复又传于慈宗弥勒弟子,为广大利益有缘众生,上师劝令广为受持,如见弥勒。)
又,上师开示:美镇达楞=梅怛梨耶(梅-美镇;怛梨耶-达楞)=弥勒的梵名
弥勒菩萨心咒之功德
佛经云:
弥勒菩萨于佛前愿曰:
若有人念彼心咒,无论口诵心念,或耳闻此咒音者,自释迦佛灭度,至弥勒佛出世,于其中间,若堕三恶道者,菩萨皆悉度出之,不令堕诸恶趣。
一切众生,若耳闻此咒音者,不但不堕地狱、饿鬼、畜生中,其所获福德,能成转轮圣王,能生于兜率内院弥勒菩萨前。
如生其他善处,无诸障碍,能得一切如愿,寿命财宝,长远丰饶,无不具足。
此乃弥勒菩萨于佛前担任之誓,故诵此咒者,必获如上功德利益,真实不虚。
有耳闻此咒,或翻阅或读诵,或闻忆观想者,弥勒菩萨均以大菩提与之,并于三界之内,一定觅得是人而度脱之。
纵落地狱,亦使脱离,示以菩提,甚至一切畜生,闻此咒音,亦均示以无上清净道。
若有闻此咒音一字者,亦不落三恶道,亦不入胞胎而生莲花中。其福德一大劫为金轮王,犹不能尽,所获道种功德,无量无边。
弥勒,梵名Maitr=eya ,巴利名Metteyya 。又称梅呾丽耶菩萨、末怛唎耶菩萨、迷底屦菩萨、弥帝礼菩萨。意译作慈氏。
依弥勒上生经、弥勒下生经所载,弥勒出生于婆罗门家庭,后为佛弟子,先佛入灭,以菩萨身为天人说法,住于兜率天。此菩萨欲成熟诸众生,由初发心,即不食肉,以此因缘,而名为慈氏。
大日经疏卷一,谓:慈氏菩萨系以佛四无量中之慈为首,此慈从如来种姓中生,能令一切世间不断佛种,故称为慈氏。
释尊曾预言授记,当其寿四千岁(约人间五十七亿六千万年)尽时,将下生此世,于龙华树下成佛,分三会说法。以其代释迦佛说教之意,称作一生补处菩萨、补处菩萨、补处萨埵;至彼时已得佛格,故亦称弥勒佛、弥勒如来。据此而有二种造像。
中国一般寺庙供奉之笑口常开胖弥勒像,为五代时之契此和尚,号长汀子,因传说为弥勒化身,故后人塑像供奉之。
而往生兜率天之信仰,自古与阿弥陀信仰同为佛教徒所重。
此外,弥勒菩萨之本生谭,详见于《一切智光明仙慈心因缘不食肉经》,收于《大正藏》第三册。
=======================
弥勒,为梵文 Maitreya 的音译,意译慈氏,为姓,一说名阿夷多。弥勒菩萨为佛弟子,先佛灭度,居住在六欲天中的兜率天宫,在那里讲经说法,由于释迦牟尼佛预记他在兜率天寿命终尽时将下生人间,继之为佛,因此他又被称为一生补处菩萨,即下一辈子即可替补成佛的菩萨。由于他将来必定成佛,因此也被称为弥勒佛。
弥勒的名字在早期的《阿含经》里就已经出现了。在《阿含经》中,弥勒是继释迦牟尼之后出世的未来佛,弥勒佛出世时,土地平整,七宝充满,花香浓郁,果味甘美,国土丰乐,人民善良,人的寿命达到八万四千岁,女子五百岁才出嫁。
未来弥勒佛下生时,父名修梵摩,为大臣;母名梵摩越,为公主,可见其出身高贵。
弥勒下生之后,在龙华树下坐禅成道,又设三会度脱众生,初会度九十六亿人,第二会度九十四亿人,第三会度九十二亿人。
弥勒信仰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东汉至两晋所译的大乘般若类经典,如《道行般若经》、《放光般若经》、《摩诃般若经》、《维摩经》等都有弥勒信仰的内容,其他如西晋竺法护译的《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持心梵天所问经》、前秦竺佛念译的《菩萨处胎经》、后秦鸠摩罗什译的《思益梵天所问经》等也都有类似的内容。
而集中表述弥勒信仰内容的,则有竺法护译的《弥勒下生经》、鸠摩罗什译的《弥勒成佛经》、沮渠京声译的《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三部,合称“弥勒三部经”。
弥勒信仰,主要包括上生信仰与下生信仰两种。
《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等经表达了上生信仰。
弥勒菩萨本来为释迦牟尼佛弟子,颇受佛器重,但他在释迦牟尼入灭之前便去世了。在弥勒去世之前,佛便为他授记,预言他命终之后,当上生到兜率天宫。
佛教将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欲界有六天,自下而上依次为:四天王天,三十三天,焰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兜率天上琼楼玉宇,金壁辉煌,莲花盛开,仙乐奏鸣,更有天女围绕、宫娥曼舞,算是世人艳羡不已的天堂,不过,弥勒菩萨住在天宫的内院,其中庄严清净,无诸欲乐,与天神所住的外院有所区别,此处又称为弥勒净土。
世人只要持戒修禅、积累功德,或称念弥勒名字,死后即可往生弥勒净土。进入弥勒净土,不仅可以不入轮回,还可以常听弥勒讲经说法,将来还能与弥勒一同下生世间,解脱成道。
上生信仰,主要是对弥勒菩萨的信仰,也是近期可以到达的目标(死后即可往生),但此处只是解脱的中间环节或中转站,并不是最终的目的地。
下生信仰,见于《弥勒下生经》、《弥勒成佛经》等。
据佛经记载,弥勒在兜率天的寿命是四千岁,换算成人间的时间则是五十六亿年,他命终之后,便下生人间成佛。
弥勒下生之后,人民不仅生活幸福,还有受度解脱的机会,这对于生活在黑暗的世间的人民来说,吸引力不可谓不大,尽管佛经明文说要等五十六亿年后弥勒才会下生,但在苦难之中饱受煎熬的老百姓却急盼弥勒早日来临,因而下生信仰很快便取代了早期流行的上生信仰,成为弥勒信仰的主流。
由于此时的弥勒尚为菩萨,因而上生信仰就是对弥勒菩萨和弥勒净土的信仰。表现在造像上,最初的弥勒多为头戴宝冠、身披璎珞的菩萨装,姿势基本上是交脚坐式,其造型带有浓郁的印度风格。其后,也出现了弥勒佛的形象,中国的大佛有很多与弥勒有关,如浙江新昌大佛、南京栖霞山大佛、河南浚县大佛、四川乐山大佛、荣县大佛、宁须弥山圆光寺大佛等。
早期的弥勒形象严格按照佛经要求的三十二相、八十好等制作,可以说是一种“金身弥勒”,从中看不到太多中国化的痕迹。
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民族,尤其表现在对佛教的接受与改造上,弥勒信仰也不例外。
由于人民渴望弥勒早日下生,因而这种宗教热情往往为人利用,不少人打着“弥勒佛出世”的旗号鼓动起事,其中的情况比较复杂,既有农民起义,又有别有用心者迷惑群众、乘机叛乱,或者借此敛财骗色等不法行为。
在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一些作乱者多假托弥勒下生,以白衣长发的形象出现,这表明“白衣长发”成了当时社会所认可的弥勒新形象,可以称之为“白衣弥勒”。
白衣弥勒,意味着弥勒形象的本土化和世俗化。白衣弥勒虽然不能说完全没有经典的依据,但作为弥勒的一种标准形象在印度并没有出现过。白衣不仅仅包含着尚白的意思,更重要的是代表了在家信徒即居士的身份,从其留有长发更足以表明这一特征。
白衣居士也可以作为弥勒佛的化身,是从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傅大士开始的。
傅大士,名傅弘,或名傅翕,梁代著名居士。他自称“双林树下当来解脱善慧大士”,即弥勒的化身,又经常显弄神异,道俗归心,一时影响极大。
晚唐五代之后,以游方僧人契此为原型的“大肚弥勒”流行起来,成为长期流传和普遍欢迎的中国弥勒佛。
契此,明州奉化县人(今宁波奉化),生活在唐末五代。他是一个下层游方僧人,由于经常被着一个布袋,又被称为布袋和尚。他的形貌很有特征,“形裁腲脮,蹙頞皤腹”,皱鼻梁,大肚子,身体十分肥胖。
他的行为也很奇特,天将旱时便穿高齿木屐,天将涝时穿湿草鞋,人以此得知天气,而且他随处寝卧,冬卧雪中,身上一片不沾。他没有固定的住处,经常到市场上乞食,不管荤素好坏,入口便食,还分出少许放入布袋,更奇特的是他在哪里行乞,哪里的生意便分外好。
他平时说法不多,后梁贞明二年(916)于奉化岳林寺东廊下入灭,临终前说了“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四句偈语,人们才知道原来他就是弥勒佛的化身。
作为一个游方僧人,契此是十分贴近民间的,因而很受普通百姓的喜爱。他的形象和蔼可亲,虽然不象金身弥勒那样庄严肃穆,却增加了一种亲和力。他虽然显现神通,却又只是暗示于人,更不以此为己谋利,直到临终,他才暗示自己就是弥勒的化身,这又与傅大士公开宣称自己就是弥勒的化身,并以此惊动朝野、大获名利形成鲜明的对照,亦与那些以此迷惑群众、煽动叛乱的白衣长发的假弥勒完全不同。
契此为人所重不仅因为其形象的奇特,更因为其思想的超脱。他留下的诗偈不多,却都富有特色。他有一偈:“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青目睹人少,问路白云头。”这一偈语反映了当时游方僧人的生活,青目一句用了稽康用青白眼对待知己与俗人的典故,表明他不为人知的寂寞与孤独。他还作有一歌,强调只有心才是最真实的,是“十方世界最灵物”,出家人只须腾腾自在、闲闲无为,不用分别凡圣,不用执着经论,与禅宗的风格一致。
契此的大肚和布袋成为一种宽厚、包容的象征。他有一偈:
是非憎爱世偏多,子细思量奈我何。
宽却肚皮须忍辱,豁开心地任从他。
若逢知己须依分,纵遇冤家也共和。
若能了此心头事,自然证得六波罗。
他强调要大度能容,不要计较人世间的是非憎爱,要“宽却肚皮”、“豁开心地”,只要肚量大、心胸宽,遇到冤家也能与之和平相处,甚至还能由此悟道成佛,证得六度。
福报对于悟道有多重要?(转)
世人学道者多,悟道者少,并非完全是根器的原因,在某种程度上乃是缺少福报。悟道本来不是一件难事,但在没有悟入的人却是千难万难,其实很多时候他们都是与道擦肩而过,因为不敢承当而错失了。这些人如果能碰到一位有缘明师或是一卷契机的经论就能够悟道。
有缘明师之难逢姑且不论,单就说经论吧,千经万论,有多少人能全部看完呢?大多数人一辈子能看个几百卷上千卷就很不错了,但能够幸运地看到与自己最契机的经论的又有多少呢?契机的经论对自己的重要性之大,跟找到一位有缘的明师是完全一样的。这得看福报,有那个福报,今生就能够看到那与自己最契机的一卷经论,那么悟道几乎就是决定的事情了。佛陀和祖师在世的时候,多少人言下就悟入了。一部跟自己契机的经论,哪怕只有一页,你看了全身心都会发生变化,以前多少年的疑惑都会消失,马上就轻安自在。
然而这个机缘太难得了,得到这个机缘,哪怕你第一天学道,也立刻就悟道。没这个机缘就可能一辈子也难悟。这跟用功时间没有很大关系。所以对于修道的人,发大愿,随缘积累福报这是很重要的。这个机缘不来,无论怎么用功,基本还是靠自力,这个机缘来了,虽然你只看了一页经论悟入了,但也不能算你的自力,这个主要是他力兼自力——经论都是佛菩萨说的。这个机缘没来的时候,你看经论也能够解悟,但这和真正悟入,身心上的感受是很不同的,解悟那个怀疑是很难断除的,所以没有承当的力量也就是必然的了。
一个人如果能够从深心里发“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乃至“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的大宏誓愿,这将成为一种很大的愿力,可以冲破业力的系缚,可以感通诸佛菩萨,天地鬼神的襄助,今生就一定会积累到悟道的福报。这是决定无疑的。
让我们虔诚发愿祈祷,积累悟道的福报吧!
佛教中增加福报最简单最殊胜的方法!
若您能看见此篇文章 证明您前生已具无量慧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