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1713|回复: 8

美女博士披露:女人要想亮丽,行为最好干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21 11: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夏雯静 于 2011-12-21 11:10 编辑





古人说,色最害人,的确是这样。我原来交过许多男朋友,生活方面比较随便。自2009年10月26号以来,发誓开始清新的生活,原来认识的一些男人都断了关系。这半年来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我终于完成了以前一拖再拖的论文,戒邪淫8个月左右通过了答辩。戒邪淫将近一年,博士毕业,其间皈依了佛法,这是我人生中的大转折,留待以后详述,这里就讲两件事:

第一件,生活干净后相貌会变的年轻好看,而且是好看很多
  
女孩子都爱美,其实保持一个阳光的生活习惯比什么化妆品都管用,这是我到了三十多岁才后知后觉的真理,在戒色前,我的皮肤乍一看不算太差,但仔细看各种老化现象都出现了,没有光泽,发黄,暗沉,最要命的是松弛,有眼袋有皱纹还有一两根白发,眼睛永远是睡眼惺忪的样子,出门必画各种妆,男友形容“丑的要命,一看就是个荡妇”。

现在呢,皮肤有了一种光,是我过去常常在二十出头的女孩子脸上才能看到的那种光芒,皱纹眼袋基本没了,一点也不松弛,眼睛变的有神多了,自己有时都不忍心用化妆品来掩盖,于是出门基本不化妆,居然还被人恭维成“X市最漂亮的女人”(社交场合的纯恭维话,大家笑笑好了,只是想说确实变阳光了,以前我那个鬼样子别人断然不会这样恭维的),男友形容“清纯啊,跟我女儿似的”

还有一件,改过能使你遇到如意伴侣
  
在戒乱搞将近一年的时候我遇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也就是上面提到的这位先生,平心而论,他非常优秀,在生活的很多方面都堪为我的导师,不过最重要的是他和我有无数的共同语言,两人总有说不完的话,我们的相遇几乎是个神话,对此我只能解释为戒色后的福报,虽然我们之间的感情也经历了很多波折和考验,但彼此都认定了对方,也愿意为了对方而努力生活

所以,大家还犹豫什么呢?我们只要把阴霾驱散,阳光自然会照亮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相当数量的化妆品本身都是含有动物成份的,还有些其它的日用品,如牙膏、肥皂……

而这些会使用动物成份的化妆品公司通常也都会进行这样的动物实验。比如用免子,把化妆品抹在它们的身上和眼睛上,几天几夜。

不使用动物成份和不进行动物实验的化妆品公司其实是很少数的。

很多行业都会进行动物实验,好像烟草。

所以太多时候,我们常常不知不觉的就成为了支持及残酷对待动物的人。


质量报告] 染发剂可能潜在致癌 化妆品汞超标
染发剂导致白血病、患癌、产下畸形女
来源:中国医药报 2005-4-12

  近几年染发髦,我们身边忽然冒出了一些黑眼睛、黄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是美是丑,见仁见智。但长期染发可能严重损害健康,却不能不引起爱美人士包括“银发”一族的重视。那么,染发剂有哪些危害呢?

  一、导致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据媒体报道,一位44岁的中年女性因华发早生,几年来用过多种染发剂。1995年5月,该女性突然月经不止,便到北京友谊医院就诊,被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虽经该院全力救治,但已回天无术,患者从发病到死亡仅一个月时间。另一位52岁的女性也因经常染发而罹患急性白血病,目前只能靠化疗遏制病情发展。

  二、可致膀胱癌据美国加州大学凯克医学院的研究表明,一些使用长效染发剂的女性比其他妇女更容易患膀胱癌。在接受调查的妇女中,有些人的身体对一种名为芳香族二胺的致癌物质(染发剂的一种成分)排除慢,这些人患上癌症的几率比常人高很多。此外,是否容易患病与接触有毒物质的时间和个人防护措施等有关。据报道,接触时间超过6个月以上者,有18%得膀胱肿瘤;接触时间20年以上者,则有71%得膀胱肿瘤。

  科研人员说:“我们认为,这一结果为长期使用染发剂与膀胱癌之间的联系提供了证据。它表明染发剂中所含的芳香族二胺是导致染发者患膀胱癌的致癌物质。”那些一年之中或更长时间内每月使用一次染发剂的妇女患膀胱癌的危险比非使用者高两倍。15年以上每月或更频繁的使用者,其患病危险是常人的3倍。理发师等经常接触染发剂的人,膀胱癌的发病率也会有所增加。

  三、致敏有些苯胺类化合物对皮肤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和致敏作用,故有的人在使用染发剂时,会对其中的某种成分过敏。像目前市场上走俏的染发剂均有对苯二胺,它是一种可引起皮肤过敏反应的物质,国家对其含量制定了标准,使用时必须严格按产品说明进行调配,不得任意增加浓度。然而,即使按规定标准使用此类染发剂,仍有少数过敏体质者发生过敏性皮炎。

  四、对眼睛的损伤染发剂不慎流入眼内会造成眼球损伤,尤其是苯胺类染发剂毒性更大,可引起角膜混浊、虹膜炎等,严重者可导致失明。
  以上病例随着染发人数的增多,发病率呈增高趋势。目前各国市场上流行的染发剂,大多含有能使细胞产生突变的活性有害成分。例如氧化型染发剂含20多种化学成分,其中有10多种会引起细胞突变而致癌。若长期大量使用,又不注意彻底清洗,可致皮肤癌。据报道,美国明尼苏达州40%的女性白血病都与使用染剂有关;在白血病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病人中,95%的人使用过染发剂,伊阿华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对12984名成年女性调查发现,在使用染发剂的女性中,患白血病的人数是不染发女性的3.8倍。面对染发剂导致女性白血病发病率逐年上升趋势,美国医学专家提出了“染发剂白血病”这一新病名。

  染发剂的主要成分是苯胺类物质,该类物质除了可导致溶血及引起白血病之外,还可引起肝脏和泌尿系统损害,引起膀胱癌。例如,有一部分苯的氨基化合物由于毒物或其代谢产物直接作用于肾脏,可引起肾实质性损害,出现肾小球及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

  所以,从医学角度说,在对人体更安全的染发剂研制出来之前,一定要少染发或不染发。如果一定要染,也务必在事先做好自我保护。


据新华社沈阳4月22日电(记者葛素红)

一位母亲23年前怀孕时的一次染发,不但造成了女儿先天畸形,还影响到了女儿一生的正常生活。

23年前,沈阳一位女士生下了女儿王某,但婴儿患有肛门闭锁、肾缺如等多种生理缺陷。医生诊断认为,是妈妈怀孕时的一次染发造成了王某的先天畸形。

今年春节过后,23岁的王某结婚了。新婚之夜,因为不能过正常的夫妻生活,夫妇反目。医生检查发现,王某没有子宫和阴道。丈夫为此断然提出了离婚。4月18日,王某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做了乙状结肠再造阴道手术。虽然手术后,王某可以过正常的夫妻生活,但是因为没有子宫,她永远没有做母亲的可能。医生提醒育龄妇女,怀孕时一定不要接触化学品,用药也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多种名牌染发剂可致癌
现代人每天使用大量护肤美容及化妆产品,希望改善个人卫生及美化外表。但最近一项研究则指出,润肤剂、止汗剂、洗头水等产品,很多都含有危险物质成分,可以引致过敏、荷尔蒙分泌失调甚至癌症。但这些产品在推向市场出售之前,并未受到有关政府的监管,其潜在危险实在应令人关注。  

  美国一个非牟利消费者组织对7500种护肤美容及化妆用品进行分析,并且对每一种产品的潜在危险程度进行一至十的评分,十分 为最危险,当中有不少是著名的产品,分析报告说它们的潜在危险都很高。研究指出,一般成人每天使用9种清洁及化妆用品,每天因此用在身上的化学品达到126种,引起所谓“化学超载”的健康问题。 

  在检查过的产品中,有71款染发产品含有由可致癌煤焦油制造的成分。  

  另外,51%的产品含有促渗剂,令产品本身容易渗入皮肤及血液之中。而在含促渗剂的产品中,更有50款同时含有致癌物质。  

  研究亦发现,将近70%的卫生及化妆产品,含有与致癌及其他有害物质有关的杂质。54种产品违反业界制定的安全建议,即含有在指定用途上亦有害的物质,例如在婴儿产品中被列为不安全的成分,却被用在尿布疹护肤霜上。  

  负责这项研究的霍利亨强调,这个结果虽然引人关注,但并未达到警戒程度,但她警告,容许加入有害物质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2004年08月27日)


染发剂危害淋巴系统长期染发易患癌

2004年02月03日 16:35 深圳晚报

本报综合报道美国研究人员最近研究发现,染发至少24年的女性患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的概率较高。这项对1300名女性的研究结果可能有助于解释影响淋巴系统的癌症病例为何会神秘地增加。

发表在最近出版的《美国流行病学》杂志上的这份研究报告称,自1980年以前就开始染发的女性患NHL的概率高出三分之一,而使用黑色染发剂25年以上的女性患这种癌症的概率则增加一倍。据美国癌症学会称,今年估计将有5.4万美国人受NHL的影响,将会导致1.9万人丧生。


染发剂是否影响健康?经常染发是否增加致癌的危险几率?这是个时有争论的话题。最近,法国国家消费研究所在9月份出版的《6000万消费者》杂志上提出建议,要人们尽量少用染发剂。
长期使用的危险性

  《6000万消费者》杂志是法国国家消费研究所主办的刊物。文章说,染发剂有许多成分的性质尚未完全被人们知晓,还有一些成分有可能对健康有害,甚至可能引起癌症,因此建议人们尽量少用染发剂。

  虽然,法国化妆品联合会立即驳斥说,染发对身体健康不会有大的影响,因为每一种染发剂在上市前都要经过很长时间研究,包括对身体健康的影响等。

  但是,消费研究所认为,90%的染发剂成分都没有经过权威鉴定部门全面检测,因此存在着染发剂对机体造成损害的可能。

  化妆品联合会举例反驳说,1994年2月,美国癌症协会发表了一篇针对5700万名妇女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研究人员发现,使用持久性染发剂与发生致命性癌症以及泌尿系统癌症的危险性之间没有关联。该研究还显示,使用过持久性染发剂的妇女患机体造血系统癌症的危险性并未上升。另外,哈佛大学对12万妇女所做的多年调查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但是,美国癌症协会的调查也表明,虽然使用染发剂大体上不会影响健康,但长期使用(20年或更长时间不间断地应用)黑色染发剂,可能会轻微地增加患多发性黏液瘤的危险性。


日本专家也提出警告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自然与健康》月刊今年3月发表的文章《染发威胁健康》也对染发提出警告。

  日本美容科学专家小泽王春认为,染发剂中的二胺化合物具有致癌作用。他说,


一盒牙膏成本不到5毛钱 我们用多少广告费刷牙?

本报上海电 因涉嫌不具有认证资格却频频在某些品牌的牙膏、口香糖广告中露脸,“全国牙防组”日前在京沪两地同时遭遇诉讼,此案被网络媒体称为“13亿人被忽悠案”。
  2月17日,上海某律师事务所律师陈江以消费者的身份向上海市闵行区法院提交了民事诉讼状,认为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简称“全国牙防组”)不具有认证资格。此前,中国公益网主编李刚曾在2005年7月在北京对“全国牙防组”提起诉讼,认为其不具备认证口腔保健品的资格。
  “全国牙防组”诉讼案上海原告陈江23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闵行区法院有关补充证据的要求,他收集了相关情况并已将材料快递至法院,目前法院还没有答复。
  “‘全国牙防组’没有认证资格却为多种产品认证。而相关企业在其产品的包装及广告上使用与认证相关的词语。”陈江说,他和很多消费者一样,一直以为“全国牙防组”是一个权威的官方组织。
  “根据有关条例,认证机构必须是具有法人资格的社团组织,注册资本不得少于300万元,认证人员必须具有专业资格。而根据我的调查,‘全国牙防组’显然不具备这些条件。更重要的是,认证机构从事认证活动的基本规则、收费标准应该公开。认证机构不得接受可能影响其认证活动公正性的企业资助,‘全国牙防组’并没有做到这一点。”
  全国牙防组副组长、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预防科教研室主任张博学日前承认并非法定权威认证,但记者23日拨通“全国牙防组”电话,被告知张博学拒绝接受采访。
  据了解,“全国牙防组”曾先后对乐天木糖醇口香糖、佳洁士含氟牙膏和牙刷等多个产品作出过认证。有关数据显示,一支120克装牙膏的成本大概在0.48元左右,而售价却达到几元甚至十几元。“口香糖的生产成本也并不高,成本大部分在和广告有关的企业活动上,这意味着我们每天都在嚼电视、报纸广告和认证标志,或者在用它们刷牙。”业内人士开玩笑说。
  “我现在写了一个情况说明,还找了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上海评审委员会的专家谈乐天木糖醇口香糖的认证经过。这些材料我已经提交,但不知道这次的证据能不能让法院满意。”陈江说。
  口香糖、牙膏真的能防龋、防蛀、防上火、防牙石吗?专家对此的回答也含糊不清。“刷牙、嚼口香糖确实有健齿的作用。但要说到什么品牌的牙膏有具体什么作用,这很难说。如果添加了药品,那要看什么药品了。”上海协和医院的一位医生对记者说。
  面对市面上诸多“功能强大”的牙膏,消费者会根据什么来选择呢?上海市莲花南路居民王一敏对记者说,一般会找熟悉点的牌子,“比如佳洁士什么的,它的广告很多,还有专家证明,这说明厂家有实力。”
  “一群也不知道是演员还是专家的人上电视讲讲话,一些消费者还是会有印象的。这么多牙膏,可替代性这么强,专家的作用这时就出来了。”上海农工商超市的销售员黄先生对记者说。根据他的印象,确实存在有认证的牙膏比没认证的牙膏好卖的情况。
  但是,不少使用经过认证、具有“特殊”功效牙膏的消费者,却并没有体会到它们的“神奇效果”。华东师范大学学生小黄指着某品牌牙膏对记者说:“我是看功效买的,又有专家认证,不过好像没有什么效果。”
  “虽然不愿意被忽悠,但如果被忽悠了,我们也是毫无办法。”在浦东南浦大桥下的易初莲花超市,消费者陈杰这样对记者说。

文章来源:新华网-经济参考报

消协称售价1元和23元牙膏 品质无显著差异

北京市消协日前对北京、天津、上海等28家企业生产的64个种牙膏产品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发现,售价1元和售价23元牙膏品质没有差别。这次进行比较试验的包括普通牙膏、含氟牙膏、中草药牙膏等多个种类,价格从1元至23元不等,实验结果表明,这些牙膏价格不同,但是产品品质并无显著差异,而且,目前市场上的功效牙膏至少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牙膏产品的功效目录国家没有统一的标准,第二,多数牙膏在包装上夸大疗效、虚假宣传;第三,宣传语模棱两可,玩文字游戏,有的牙膏包装说明添加物的疗效,以图误导消费者;第四,半数功效牙膏产品并未经过临床试验。北京市消协就此发出消费警示:无口腔疾病、无龋齿的消费者,不要盲目选择功效牙膏。患有口腔疾病的消费者,不要轻信功效牙膏的宣传,应该先到口腔医院诊断治疗,由医院推荐适应具体病症的牙膏。

卫生部近日紧急通知各地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化妆品经营单位立即暂停销售标识为“深圳市艾博云斯化妆品有限公司”(卫妆准字29-XK-1888号)生产的“梦的妮养颜祛斑霜”〔卫妆特字(2000)第0419号〕的所有批号化妆品,并对产品进行监督检查,依法查处汞含量超标的产品。卫生部同时要求广东省立即对该公司进行全面监
督检查,核查其生产情况和产品流向,并要求各地对化妆品专项整治过程中发现的违法行为和违法产品及时查处,并向社会通报。

  据悉,在今年全国化妆品卫生专项整治工作中,江苏省卫生监督所检查发现标识为“深圳市艾博云斯化妆品有限公司”生产的7个生产批号的“梦的妮养颜祛斑霜”,汞含量严重超标。

  汞及其化合物是公认的有毒有害物质,《化妆品卫生规范》规定除了苯基汞盐和硫柳汞可作为眼部化妆品的限用防腐剂外(限量0.007%),其他汞及其化合物为化妆品禁用原料,作为杂质出现在化妆品中时,其限量不得高于1毫克/千克。但因其具有在短期内使黑色素减退,令皮肤美白、光泽透明、毛孔变细、斑痘消退等功能,许多不法企业为追求化妆品的美白祛斑功效擅自将其应用于化妆品中。化妆品中的汞经皮肤吸收后会沉积在人体内,引起慢性汞中毒,严重的还可导致人体骨骼、牙齿及肝肾功能的损害。此外,对于孕妇和哺乳期的妇女使用含汞化妆品,汞还会通过胎盘、乳汁进入胎儿和婴儿体内,导致胎儿和婴儿发育的损害。

50种祛斑类化妆品汞含量超标一成多
面膜类化妆品比较“脏”

钱峰 发布时间: 2006-01-05 09:45 来源:健康报

  卫生部近日通报2005年祛斑类化妆品、儿童或婴儿用化妆品和面膜监督抽检情况,其中祛斑类化妆品、儿童或婴儿用化妆品合格率在95%以上。

  除广东省外,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当地抽检了相关产品。在化妆品批发市场和美容美发店共抽检祛斑类化妆品1158种,检测了产品的铅、汞含量等卫生化学指标,
结果显示合格率95.6%。对所抽检产品中的388种检测了氢醌和苯酚,合格率98.7%。在当地化妆品批发市场和商场共抽检儿童或婴儿用化妆品696种,合格率为97.7%,其中11种产品菌落总数超标,5种产品霉菌和酵母菌超标。在化妆品批发市场和商场共抽检面膜类化妆品586种,合格率为89.2%,不合格原因主要是微生物超标,其中46种产品菌落总数超标,23种产品霉菌和酵母菌超标,1种产品汞含量超标。

  《通报》指出,本次抽检发现50种祛斑类化妆品以及1种面膜类化妆品汞含量超标,另有5种产品违法添加了禁用物质氢醌。抽检发现部分化妆品微生物指标超标,尤其是面膜类产品,合格率仅为89.2%,说明面膜等部分化妆品在生产中未能严格按照《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等生产技术要求进行生产,生产过程不规范,生产条件还需改进。

 沸沸扬扬一年多的特富龙不粘锅可能致癌一事,近日又有了最新结果。美国环保局下属的科学顾问委员会一致认为,用于生产特富龙等品牌不粘和防锈产品的关键化工原料——全氟辛酸铵(PFOA)“对人类很可能致癌”。

  对于主妇们来说,粘锅是个令人很头疼的厨房问题,市场上出现了既不粘、不糊,还能防锈的锅,她们多高兴啊,谁不说科技进步好啊。可现在冒出了安全问题,而且是可能致癌这样的大问题,这真让人无所适从。据资料披露,美国研究人员在几百名婴儿体内检出了全氟辛酸铵这种有害物质。研究人员说,与成人相比,新生儿的内分泌系统更容易受到全氟辛酸铵的侵扰。对此,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建议,用中国的铁锅是一个好的办法,既安全又对身体有益。转了一圈,解决的办法还是回到原来最好。毕竟,与致癌的风险相比,粘锅的问题已经算不得什么问题了。联想到前一阵子对于保鲜膜可能致癌信息的披露,老百姓曾一度拒用保鲜膜,直到政府有关部门推荐了新的安全保鲜膜,这事才算平息。

  不粘锅、保鲜膜这样的产品,都是科技为解决我们日常生活所需而出现的,而惹麻烦的也是科技本身。尽管不粘锅是否致癌还没有最终定论,但不论怎样,我们相信科技总会找到解决的办法,保鲜膜的问题不是已经解决了吗?而粘锅问题,市场上也已有多种产品可以对付。

  脱开具体事件不谈,从近些年不断出现的各类食品由于添加物、包装物等等而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我们是否可以对科技发明有一个更正确的态度,即认识到科技的两面性,或叫科技的“双刃剑”效应。科技在解决各种各样难题的过程中,自身其实也存在着风险,只是我们在为科技新成果而欢呼的时候,常常忽视了这种风险。

  解决许多现实生活问题需要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一般都会存在副作用。例如为了美化居室,就不可避免会有甲醛的危害;为了颜面的美丽,美容产品中铅的存在就是正常的事情……推而广之,一些具有特殊需求的添加、包装材料,都会存在一定的有害成分,只是这些成分必须通过管理部门的检测,在一个可允许的范围之内,这样产品才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但这些成分对人体绝对无益。明白了这样的道理,我们既不要为商家的“不含任何有害成分”、“没有任何副作用”的宣传所迷惑,也不要为某一产品检出有害成分而惊慌。当然,科学的问题有时非常复杂,科学界的专家现在也开始关注有害成分累加对人体的伤害问题。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是我们一直追逐科技潮流的动力所在,也使得科技日益深入我们的生活,只是,我们不能一味陶醉于科技新成果。面对林林总总的科技新产品,我们还需要多些清醒才是。

在进一步调查中记者发现,染发剂对人体的多种危害并不仅仅在我国存在。包括欧美发达国家在内的全世界爱美的人士都在面临着来自染发剂的健康威胁。

  据报道,法国曾经对市场上出售的200多种染发剂进行过调查研究,发现其中有90%的产品有致癌的可能。

  美国加州在调查了500多名美发师后发现,他们因肿瘤而死亡的几率是常人的6倍。

  去年,英国的一名妇女在使用了某著名品牌染发剂后短时间死亡,医生认为染发造成的极端过敏反应,有可能是导致她死亡的原因。而丹麦等多个国家也陆续有多起因为使用染发剂造成危害的诉讼发生。

  国外的研究显示,经常染发的人群乳腺癌、皮肤癌、白血病、膀胱癌的发病率都会增加。

  主持人:人的头皮是人体毛囊最多,最密集的部位,就像是数不清的一个个通道,染发剂只有接触了头皮,有害物质就会通过这些通道进入人体,即便没有直接接触头皮,化学成分经过挥发形成的气体也会通过毛囊进入人体。对于刚才我们讲到的染发剂带来的这些后果究竟有多少人知道呢?

  目前我国的专家也开始关注染发剂对人体的多种危害。但是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对染发剂究竟会对人体产生什么样的危害,大多数人都表示不了解。

  记者:那您了解经常染头发对身体会有一些危害吗?
  行人:不太清楚。   行人:不太了解。

  行人:我觉得要不是经常染应该没什么关系。

  行人:这个倒不太知道。

  一方面人们对染发剂的危害没有充分的认识,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染发者的队伍。

  行人:多,我身边的人几乎都染头发。

  行人:十个有九个吧。

  我们栏目在央视国际上进行的网络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2600多人中,染过发的人占到了90%以上,更有接近四成的人选择了经常染发这一项。调查的结果也清楚的告诉我们,人们开始接触染发剂的年龄越来越小,在30岁以前开始染发的人占到了被调查者的半数左右。根据中国美发美容协会的调查,近几年来我国染发者初次染发的年龄已经提早了10岁以上。

  闫秀珍,中国美发美容协会会长,长期从事美发美容工作的管理和研究。

  中国美发美容协会会长 闫秀珍:它成为一种时尚,好多的年轻人在染各种各样的颜色,而且这个趋势是越来越年轻化。

  针对染发人群低龄化的问题,记者在北京的一些高校进行了调查,在这个20人左右的班级里染发的学生占了一半以上。

  专家指出,因为我国大面积使用染发剂的时间并不长,所以目前染发剂引起的各种健康问题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但是染发人群出现低龄化,意味着人们染发的时间可能越来越长,而染发剂的各种隐性危害很可能在今后几年内突出的显现出来。

  中国美发美容协会会长 闫秀珍:那么从隐性上来讲,究竟它对人体的各个部位能够产生一个什么样的影响,可能对广大消费者来讲,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那么从我们行业的从业人员来讲,可能也并没有引起多大的重视,现在国际以及国内的有关专家,对于隐性的影响,究竟有多大,都在进一步研究当中。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导致使用者对染发剂危害认识不足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染发剂上并没有关于染发剂严重危害性的警告提示内容。

  记者在市场抽取了多种染发剂产品,在这些产品的外包装和说明书上,除了个别产品标明染发剂有可能引发过敏之外,关于白血病、恶性肿瘤等染发剂可能引起的严重危害都没有提及,而我国的相关标准对此也没有强制性的要求。

  在国际上,染发剂的警告提示问题也成为相关专家普遍关心的问题,欧洲的一些专家认为,染发剂只简单标注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警告内容不够全面,使消费者低估了产品潜在的危险。

  在调查中记者还注意到,近几年我国染发剂抽检合格率都很高,在去年4月的国家质量监督抽查中,染发剂的合格率更是高达97.8%。

  然而如此高的合格率并没有让因为染发而导致的多种健康问题减少,专家指出,染发剂的危害和染发剂是否合格、价钱高低没有关系。

  中日友好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 钱文燕:这个染发剂过敏不决定于品牌或者档次高低,因为首先我们明确一个概念,这个染发剂本身要共同存在一个化学成分叫对苯二胺,这个化学成分对人体有一定反应,这个成分在任何染发剂里都有,不是决定你品牌高、价位高,或者是进口的,不决定于这个,主要决定于染发剂里的化学成分。

  也就是说只要染发剂中含有对苯二胺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成分,它对人体健康的威胁就不会消失。

  记者对国内一些知名染发剂生产厂家调查后了解到,现在很多染发剂的生产厂商都在寻找对苯二胺的替代品,但是到目前为止,对苯二胺仍然是染发剂主要的生产原料,完全无害的替代品还没有出现。

  上海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周泽琳:目前按照染发剂的发展趋势来讲,有一些大公司它们在研发不含胺类的(染发剂),从目前市场上成熟的产品来讲,这类产品还是非常非常少的。

  然而记者在走访美发店时,很多美发师却声称他们使用的是纯天然植物性的染发剂,对人体没有伤害。

  美发师:它是纯植物提炼出来的,而且是纯天然的。
  记者:你这个也是纯天然的?
  美发师:对。

  而中国美发美容协会的专家却告诉记者,现在市场上还很难见到所谓的纯天然纯植物的染发剂。

  中国美发美容协会会长 闫秀珍:现在应该说是从市场上以及从我们的专业发廊当中看到的染发剂几乎都是化学成分的染发剂,天然纯植物的染发剂在市场上应该几乎是找不到的。

  专家明确指出,人们目前使用的染发剂还是化学性的,而且像对苯二胺这样国际上公认的致癌物仍然在染发剂中广泛使用,因此染发剂对人体健康的威胁依然没有有效的解决办法。

  调查中,很多接受采访的人都表示如果他们知道染发剂对人体有害,他们会重新考虑是否继续染发。

  记者:如果告诉你染发剂去接触它,会对你身体造成一定危害?
  消费者:那可能还是健康比较重要吧。
  消费者:肯定不会。
  记者:为什么那么肯定?
  消费者:我是身体第一的。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人们之所以选择染发大多数是为了美丽,而对于这些爱美的人们专家给出了这样的忠告。

  上海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周泽琳:这个物质大家已经知道它是一个致癌的物质,所以这个东西不要长期去接触,如果说还是觉得美丽重要的话,建议大家一年染发次数不要超过两次。

  专家还提醒消费者,为了避免染发剂可能造成的危害,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哮喘病等疾病的患者不宜染发,此外,准备生育的夫妻以及孕妇和哺乳期的妇女同样也不适合染发。

  主持人:其实,染发已经成为世界流行的时尚了,很多人认为染发让自己富有色彩,充满自信,那么在英国染发





评分

参与人数 1 +6 +2 收起 理由
銤銤dё噺郎 + 6 + 2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1 11: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夏雯静 于 2011-12-21 11:18 编辑




九成受检香水查出致癌物 可危害人体肝脏与肾脏




化妆品行业近日再次陷入 “致病”风波,又一种致癌物质―― 邻苯二甲酸酯(PAEs)被曝光在大众面前。

  据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调查报告中的数据显示,在国内个人洗护用品、化妆品及香水等产品的抽查中,有相当比例的产品被检出含有一种叫 邻苯二甲酸酯的物质,其中有关香水含该物质的阳性检出率甚至高达92.3%。

  报告作者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李洁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过多使用含邻苯二甲酸酯的化妆品,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因为邻苯二甲酸酯是危害人类生殖能力的环境激素,经过动物实验证实为危害人体肝脏与肾脏的有害化学物质。”

    部分化妆品曝出有害成分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关于化妆品中检出 邻苯二甲酸酯情况报告》显示,在此次针对各类化妆品的“ 邻苯二甲酸酯大考”中,共有12种香水样品被检出含该成分,检出率达92.3%,护肤类与洗涤护发类化妆品的检出率则分别为47.1%和30.0%。值得注意的是,在儿童护肤类化妆品中亦有两件样品分别被检出 邻苯二甲酸酯DEP和 邻苯二甲酸酯DEHP。

  在塑料包装和化妆品生产中被广泛应用的 邻苯二甲酸酯在国外已屡被质疑,矛头直指其可能对人体生殖系统造成不良影响。李洁指出, 邻苯二甲酸酯是国际上重点监控的内分泌干扰激素,其损害严重时可导致细胞突变,最终致畸和致癌。欧盟、美国等已将PAEs列为优先控制污染物,并不断增加监控种类。我国也将DMP、DBP和DOP三种 邻苯二甲酸酯列入 “中国环境优先污染物黑名单”。

  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成昌梅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指甲油含该有毒成分的量最高。其中含有的 邻苯二甲酸酯在人体和动物体内发挥着类似雌性激素的作用,可使男子精液量和精子数量减少,严重的会导致睾丸癌;同时,增加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甚至还会危害她们将来生育男婴的生殖系统。”

  此外,有美国的相关课题研究显示,该物质对儿童的神经发育也有影响。

    相关监管标准存真空

  然而,突然被曝光的“致癌成分”可能难以从根本上对化妆品的监管起到长效作用。成昌梅表示:“我国目前对 邻苯二甲酸酯的含量还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普通消费者很难从国内的商品标注上看到该物质的含量。”

  “在监管层面,企业如果添加这个成分,至少目前是不会被要求下架的,”李洁表示,主要是因为“目前我国对 邻苯二甲酸酯进行的检测中,毒性测试量化具有一定的难度,并且很难鉴定是引入该成分还是添加的。正是由于目前暂无标准的检测方法,国家也暂时未出台对 邻苯二甲酸酯限量的标准,因此现在所做的检验都是根据 《化妆品卫生规范》上的要求进行的。检测和监管都没有铁律可以执行。”

  李洁表示,在欧盟和美国的一些地区, 邻苯二甲酸酯已被禁用。据了解,美国FDA(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虽然没有禁止在化妆品中添加 邻苯二甲酸酯,但是美国商品标签法案明确要求,若化妆品中添加了 邻苯二甲酸酯,必须在标签中明确标出,使消费者有了解并选择的权力。欧盟于1999年便正式对3岁以下儿童使用的用品及玩具中三类 邻苯二甲酸酯(DEHP、DBP、BBP)含量进行严格限制,浓度不得超过0.1%,且违规的上架产品均被问责并召回。

  针对化妆品中可能含有致癌物一事,《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了多家化妆品集团。

  资生堂(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公关部部长杨燕表示:“得知该事已有数月,不过资生堂方面不会就此事接受媒体采访”。上海家化公关部经理何娜娜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则表示得知此事,并称“那些含 邻苯二甲酸酯成分的生产企业中,肯定没有上海家化。”

  对于公司产品中是否含有 邻苯二甲酸酯,截至记者发稿,全球香水巨头科蒂集团中国公司及日化大佬联合利华集团尚未给予回复。

    邻苯二甲酸酯

  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是一种环境激素的总称,被工业界使用的 邻苯二甲酸酯有20多种,主要作为增塑剂、软化剂、载体等应用在化妆品、洗涤用品、建筑材料和润滑油中。 邻苯二甲酸酯在化妆品行业的使用功效主要集中在:“使指甲油能降低其脆性而避免碎裂;使发胶在头发表面形成柔韧的膜而避免头发僵硬;使用在皮肤上后,增加皮肤的柔顺感,增加洗涤用品对皮肤的渗透性;同时还可作为一些产品的溶剂和芳香的固定液。”
  








化妆品中的有害物质你了解多少?

化妆品对于许多mm来说,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元素。化妆品是以涂抹,喷洒或其它类似方法,施于人体表面任何部位(皮肤、毛发、指甲、口唇、口腔粘膜等),以达到清洁、消除不良气味、护肤、美容和修饰目的的产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化妆品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如今化妆品的功能逐渐由简单的美容修饰作用向功能性方面延伸,出现了许多种类特殊用途的化妆品。近年来,多种品牌的防晒、去斑、减皱、去皱、美白嫩肤等化妆品在国内市场相继出现,为人们护肤提供了便利条件。
  但,很难想象的是,如果你每天化妆,一年内将吸收两公斤有害物质!这决不是危言耸听,特别是在炎热夏天,全身毛细血管大部分开放,周身血液循环加快,更会增加有害化学物质的吸收。在本文中,笔者将为您全面解析化妆品中有害物质的组成、成份、功能以及危害,希望您看过本文后,对化妆品有更深刻和清醒的认识。
  化妆品中的有害物质,可以简单分为以下几类:无机重金属(包括砷)、化妆品稳定剂、有机溶剂、香料、抗生素以及激素等。这些有害物质对人体危害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刺激性伤害: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皮肤损害,与化妆品含有刺激成分,或化妆品PH值过高或过低,或使用者皮肤角质层损伤有关。
  过敏性伤害:化妆品中含有致敏物质,使具有过敏性体质的使用者发生过敏反应。 感染性伤害:化妆品富含营养成分,具有微生物繁殖的良好环境。使用被微生物污染的化妆品会引起人体的感染性伤害,对破损皮肤和眼睛周围等部位伤害更大。
  全身性伤害:化妆品原料多种多样,许多成分虽然具有美容功效,但对人体可能具有多种毒性;某些成分本身可能无毒,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可能产生有毒物质(如光毒性)。这些毒性成分可经皮肤吸收到体内并在体内蓄积,造成全身性的机体损害。
  化妆品中危害健康的各种有害物质。
  铅,作为一种常见的重金属,其毒理和毒性已经广为人知。
  在化妆品中,铅的氧化物作为添加剂有着悠久的历史,含铅的美容用品曾一度风靡,从前国外的皇族都对它偏爱有加。明清时候使用的铅华就是粉饼的雏形,其中主要成分是氧化铅。
  氧化铅粉末呈现纯白色,有很强的附着和遮盖能力,直到近代,仍旧是遮盖类产品例如粉底、粉饼的主要组成部分。如今,铅已经是几乎所有行业的禁用成分,在遮瑕类产品中使用更多的是钛白粉(二氧化钛)、锌白粉(氧化锌)等。
  但是,由于氧化铅粉末遮瑕效果明显,附着力强,成本低廉,仍旧有很多化妆品厂商,特别是一些三无产品,里面仍旧使用大量的氧化铅作为主要成分,这将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危害。此外,还有些化妆品中,由于使用原料不纯,在其他金属成分中掺杂有少量铅,由于用户长期使用,铅也会造成累积中毒。目前国家规定,铅在化妆品中最高限量为40毫克每公斤。
  铅对所有的生物都具有毒性。铅及其化合物通过皮肤吸收而危害人类健康,主要影响造血系统、神经系统、肾脏、胃肠道、生殖功能、心血管、免疫与内分泌系统,特别是影响胎儿的健康等。
  主要临床表现为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机能紊乱而出现的神经衰弱综合症。急性或亚急性脑病。运动失调。消化系统出现食欲不振、口内金属味、铅性面容、齿龈铅线、腹绞痛、恶心、呕吐、腹泻。造血系统出现血色素低,正常红细胞型贫血或小细胞型贫血,出现点彩红细胞、网络红细胞增多。
  其他病变有中毒性肝炎、肝肿大或黄疸,肾脏也有一定的损害,造成少尿、无尿、血红蛋白尿,引起肾炎或肾萎缩,还可造成心肌损伤,出现心衰。
  汞在化妆品中主要有两种存在形式硫化汞和氯化汞。硫化汞又名朱砂,是一种很常用的颜料,常用于印泥。在化妆品中,硫化汞一般添加在口红、胭脂等化妆品中颜色鲜艳持久,尽管硫化汞在水中溶解度极小,但由于使用部位是口部,而且长期使用,所以还会造成一定的危害。相比之下,水溶性的氯化汞危害更大。氯化汞用于化妆品具有洁白、细腻之特点,汞离子能干扰人皮肤内酪氨酸变成黑色素的过程,一般被添加于增白、美白、去斑化妆品中,特别是一些廉价的增白皂、增白霜等。这些物质价格低廉,所以硫化汞、氯化汞甚至被近代化妆品制造者使用。
  汞及其化合物都可穿过皮肤的屏障进入机体所有的器官和组织,主要对肾脏损害最大,其次是肝脏和脾脏,破坏酶系统活性,使蛋白凝固,组织坏死,具有明显的性腺毒、罗布麻茶胚胎毒和细胞遗传学作用。慢性汞及其化合物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易疲劳、乏力、嗜睡、淡漠、情绪不稳、头痛、头晕、震颤,同时还会伴有血红蛋白含量及红细胞、白细胞数降低、肝脏受损等,此外还有末梢感觉减退、视野向心性缩小、听力障碍及共济性运动失调等等。
  汞一般作为一种添加剂使用,如果您看到一款美白产品说明书上有速效、瞬间美白等字样,就要小心里面可能含有汞化合物了。目前国家规定中,汞及其化合物为化妆品组分中禁用的化学物质,作为杂质存在其限量为小于1mg/kg。其中例外的是,鉴于硫柳汞(乙基汞硫代水杨酸钠)具有良好抑菌作用,允许用于眼部化妆品和眼部卸妆品,其最大允许使用浓度为0.007%(以汞计)。
  镉及其化合物为化妆品组分中禁用物质。化妆品中常用的锌化合物,其原料闪锌矿常含有镉,为此,作为杂质成分,在化妆品中含量不得超过40mg/kg(以镉计)。金属镉的毒性很小,但镉化合物属剧毒,尤其是镉的氧化物。镉及其化合物主要对是心脏、肝脏、肾脏、骨骼肌及骨组织的损害。抑制酶的活性。镉能破坏钙磷代谢以及参与一系列微量元素的代谢,如锌、铜、铁、锰、硒。主要临床表现为高血压、心脏扩张和早产儿死亡,诱发肺癌。
  镉并不起到美容的作用,大花罗布麻茶所以一般没有厂家把镉作为添加剂使用。镉作为杂质主要出现在粉底、粉饼等含氧化锌的产品中。目前几个主流名牌产品由于原料采购环节有着严格的把控,所以其产品可以放心使用。而市面上很多廉价的无品牌产品,由于原料纯度不够,其产品含镉量远远高于国家标准,所以尽量避免长期使用杂牌粉饼。
  砷是化妆品中除了铅和汞以外危害最大的元素。砷及其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化妆品原料和化妆品生产过程中,也容易被砷污染,因此作为杂质存在,砷在化妆品中的限量为10mg/kg(以砷计)。
  砷及砷化合物的毒性与它们在水中的溶解度有关,三氧化二砷易溶于水,毒性很大,是剧毒物;砷对蛋白质及多种氨基酸均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可与多种含巯基的酶结合,使其失去活性,从而导致细胞呼吸和氧化过程发生障碍,细胞分裂发生紊乱,引发神经系统、肝、肾、毛细血管等产生一系列病变。
  长期低剂量接触,可导致慢性砷中毒,出现头晕、头痛、无力、四肢酸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肝区痛、腹涨、腹泻、贫血、皮肤色素沉着等症状。砷急性中毒表现为急性胃肠炎、休克、中毒性肌肤炎、肝病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皮肤直接接触砷,可出现皮炎、湿疹、毛囊炎和皮肤角化等皮肤损害,经常接触可导致皮肤癌。砷还会透过胎盘屏障,导致胎儿畸形。砷化氢是一种强烈溶血性毒物,吸收后可使红细胞大量崩解,血红蛋白逸出,造成一系列溶血性后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2 16:4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要做个好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3 08:3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早睡早起身体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4 16:4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要成佛{:soso_e15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5 19: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楼主说得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6 12:2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遵循自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6 17:25:2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上去  谢谢  好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7 15:0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夏雯静 发表于 2011-12-21 11:14
九成受检香水查出致癌物 可危害人体肝脏与肾脏

谢谢~~~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5-11-20 11:11

灵隐岛灵异社区

© Since 200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