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岳飞是一面爱国主义的旗帜,世代景仰;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岳飞又是一座精忠报国的丰碑,四海传颂……800多年过去了,岳飞之死引来了无数的争议,十二月,又逢这位民族英雄忌日,仍有人在缅怀,仍有人在反思。李亚平在他的新著《帝国政界往事》一书中,对岳飞之死重新进行了个性化解读——0 ]3 Z- r8 Y6 R3 s/ `
楔 子
( r, E8 j. m% t9 A2 v* T: d; ~
, i" V( O4 c+ h3 u& I" W, P 公元1127年,即北宋靖康二年,南宋建炎元年。
1 e! w) n3 m, Q! C9 U
$ B' Y U5 r( ~" g1 X 这一年,北宋帝国覆灭,南宋帝国在风雨飘摇中宣告诞生。
, e; W* i) _ s8 Q/ C5 r1 C2 H+ I& b h
中国人陷入长达10余年的兵凶战危、血雨腥风之中。4 A- k5 E. V7 f" v, {, L
# ~: e P8 z4 K# b$ ?7 n6 Q 先是头年底,帝国首都汴京(又称汴梁,即今日开封)沦陷敌手;进入正月,金国骑兵将首都的金银宝货、文玩古物、仪仗图籍搜罗一空;二月,金人立原来的帝国宰相张邦昌为大楚皇帝;三四月间,当了1年多太上皇的宋徽宗赵佶,和他的大儿子、只当了1年多皇帝的宋钦宗赵桓,全部成为大金骑兵俘虏,被掳掠到了金国。一同被掠去的还有在汴京的皇家宗室、妃嫔宫女、文武百官、工匠艺伎等14000多人。北宋帝国就此灭亡。' |7 f& P7 x6 x- Y# i" y2 b
! `3 i, X& A" P7 g9 I# W6 v/ i3 x4 e
这是中国人从未遭遇过的耻辱。# R+ v2 Q9 l3 H- o& J) x" k c
8 K$ S2 n M `# ~ 从此,“靖康之耻”刀子般刻进了中国的记忆。' a, O; c2 s- t+ U! a
6 f. T2 z& M# G. \% a
宋徽宗的第九个儿子康王赵构侥幸脱身,旋即逃往南京,就是今天的河南商丘。当年五月一日,赵构在南京应天府称帝,建立南宋帝国,改年号靖康二年为建炎元年。当时赵构刚满21岁。他成了大宋帝国的第十位皇帝,也是南宋的第一位皇帝,史称宋高宗。' h6 H! O$ n% |& a* u5 l6 ?( P
" @3 G# V( Y5 c
文韬武略属岳飞% h, x6 v. Q; K
) B3 {. D9 @; \% F6 l& z) c8 w, R/ { 公元1127年,岳飞24岁,时任东京留守司七品统制。用现代语言描述,大约相当于帝国首都留守军事管制委员会下属部队的团职军官。15年后,公元1142年初,岳飞被杀死在帝国临时首都临安,就是今天的杭州,时年39岁。死前,他刚刚被解除帝国最大一支部队的统帅职务不久,时任枢密副使。
8 m6 } }: ?- {6 {& Y# r
: R# F4 K) T' o 说岳飞必须死,并不意味着赵构与秦桧合谋冤杀岳飞是可以原谅的。这是中国历史上最令人寒心的一桩罪行。 Z% w9 p. ^; X. ~. Q
* K$ w9 X* X1 k 岳飞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统帅。他的故事,成为后代中国许多民间传奇中经久不衰的主题。惟一能够与他相提并论的武士,大概只有一位三国时代的关羽。如果说在武艺高强、忠肝义胆上两人不相上下的话,在文化素养上,岳飞可能就要高出一筹了。今天杭州西湖边上的岳王庙里,那一幅“还我河山”,据说就是出自岳飞的手笔。那四个字所表现出来的气势、功底和代表的意思,让人觉得只有岳飞才配得上写它。而那首壮怀激烈的《满江红》词,人们也普遍愿意相信是岳飞所填。800年后,在面临国破家亡的岁月里,许多中国青年就是吟唱着这首词,走上抗击日寇的战场的。直到今天,它仍然会在许多场合,让那些具有正直信念的人们热泪盈眶、热血沸腾。) \& q2 i; B! y/ f
$ s* j: t! x# Z8 h6 I6 j! n
据说,有一本以岳飞的名义撰写的军事著作,名叫《武穆遗书》,是一本可以让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军事圣经。在中国的传奇文学中,为了得到这本书,江湖上的各种人物展开了令人眼花缭乱的争斗,掀起一阵阵血雨腥风。最后,终于由代表正义的一方得到了它,并通过学习它,将邪恶势力一网打尽。
0 y3 [# O' C: ~, U0 _
4 I% ]& J5 B3 i! x! p6 u 与此相关,中国人以很高的频率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然而,在长达4000年的漫长岁月里,始终没有能够建立起一套实现它的机制。于是,这个民族中那些最优秀的人物,便常常面临极端悲惨的命运。
b4 ~! O" Y. Q4 T
/ ?; t1 ]0 e" S8 c 后来居上埋怨敌
% I9 A5 T& ^/ e3 K
" E2 B# T% o6 T# `' U5 H 在南宋初年的“中兴四将”里,岳飞出身农家,年纪最轻,资历最浅。他比张俊小17岁,比刘光世和韩世忠小14岁。1129年,就是建炎三年,平定护卫亲军叛乱时,韩世忠与张俊已经官拜节度使,岳飞则是正七品的东京留守司统制。而且,张俊还曾经是岳飞的老领导,多次重用、提拔、奖励过岳飞。刘光世则是将门之后,其家世背景、资历和经历都是岳飞所不能比拟的。
) p) h3 N( l) c5 N: ^6 E* ?2 W6 P! L5 Q; A& M
到绍兴六年,即公元1137年时,8年左右时间,岳飞已经官拜太尉,担任宣抚使兼营田大使。太尉是宋代武将的最高头衔,宣抚使则是仅次于宰相的执政级实职差事,一般情况下,要由现任执政官充当。至此,岳飞成为与韩世忠、张俊、刘光世并驾齐驱的高官。+ @: W% x1 H( H* h" Y1 ^5 x
5 E: n/ L3 X1 L+ [. d( v, I2 s7 [' K
而且,由于在一系列军事行动中,岳飞艺高胆大敢打会拼,且治军严谨身先士卒,富有军事洞察力,从而数次创下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辉煌战例。因此,他的声望后来居上,已经远远超过了其他几位。- a) [0 A, j8 w% ^
0 _6 W9 M" P% N. X' F7 A& q q 这一切,大约使上述几位的心头相当不舒服。
3 p( D+ K; F+ q0 f, s. u& P5 T$ c( P
为此,岳飞曾经给他们写了数十封信,殷勤致意,联络感情,均没有得到响应。平定杨幺之后,岳飞特别将缴获的大型战船配备好全套人员和装备,赠送给韩世忠和张俊。韩世忠毕竟是一个坦荡磊落的人,他相当高兴,与岳飞尽释前嫌。而张俊则认为岳飞是在向自己炫耀,反而更加嫌恶起来。4 x% n2 u1 H' n4 Q j# ^* Q* `
, o8 a& [5 F' x4 U M4 [$ ` l* t 假如用今天人的语言形容,很有可能人们会说岳飞是个性情中人。若用民间的说法形容,大概会说他相当“一根筋儿”。
8 d2 G! a/ i& X/ A2 Z) t7 G- \! v8 P% r
莽撞进言触龙颜
, Z l- b. U2 U/ t. a
: Q3 T! k- e; @" c! @ y( t, q: ] 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如今已经演变成为中国人政治智慧的一部分。解除节度使的行政权、财权与兵权,使之成为一种崇高的荣誉和待遇,是赵匡胤一项意义深远的设计。为了从体制上限制军人武夫有可能造成的危害,使兵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宋朝开国之初就确立了枢密院——三衙——皇帝的统兵体制。
- O( }# r q5 E1 e' s! z& Z3 {. x/ Y& Q6 N, `0 s9 m j. T. L7 a
大约就在公元1137年,有一天,岳飞与皇帝赵构谈话。君臣二人十分投机。可能是谈得兴起,岳飞突然相当莽撞地提出,希望皇帝早日解决皇位继承人的问题。此言一出,谈话的气氛立即急转直下。尽管当时正值岳飞的声望如日中天、最受信任最受宠爱之际,赵构仍然丝毫也不假以辞色地呵斥道:“你虽然出于忠心,但是,手握重兵在外,这种事情不是你所应当干预的。”岳飞的脸色当时就变了,十分尴尬。9 J C @8 |. V
8 b9 b; P; F$ K3 f" E+ Q& }0 g4 V 几年前,在金兵的追杀下,赵构由于惊怖导致阳痿,并丧失了生殖能力,如今正在想尽一切办法医治。他刚刚30出头,毕竟还存着很大的希望。前些时候,他又遭遇了一个更加惨痛的事件,惟一的儿子,因为宫女不小心踢翻一个铜鼎,而被惊吓抽搐致死。这两件最深的隐痛,如今被岳飞的一句话都给钩了起来,其心情之灰恶恼怒可以想见。" p: f4 x( x: v5 t A; }3 l2 ]
9 w5 }0 m) L4 Z2 q z 问题的严重还不仅仅在于岳飞哪壶不开提哪壶。最要命的是,岳飞触犯了皇家最大的忌讳:手握重兵的武将对皇位继承感兴趣。我们知道,皇权继承问题,在历朝历代都是一个绝对核心的敏感问题,为此所导致的皇家骨肉相残比比皆是,为此形成臣僚或飞黄腾达或家破人亡的故事也史不绝书。人们历来特别容易把这个问题和那些手握重权、重兵的文臣武将们的政治野心联系起来。
) d, D2 e% Z ]# {8 d& q4 K k
C$ d3 c4 }* \7 Y0 I! ^ 谁知,后来,岳飞在一封密奏中,又一次谈到这个问题,希望皇帝尽快确定过继皇子的继承名分。这就表明他并不是谈得高兴一时口滑所致。
, T$ J: p T6 r& w% h/ g. N( H% q" o) R
事实上,这件事情确实是岳飞的一块心病。当时,金国人扣住宋徽宗宋钦宗不放,有着相当重要的政治原因。赵构称帝以后,金人就曾经考虑将宋徽宗放回去,用以削弱赵构的影响。后来一直存在着一种可能,就是金人以武力扶植一个宋钦宗嫡系的傀儡皇帝,这位傀儡皇帝具有赵宋帝国先天的大宗正统地位,将使南宋政权相当难堪、被动,甚至对其存在的合法性都可能形成挑战。当时,部分地为了对抗这种可能,赵构从太祖赵匡胤一系挑选了两位皇室子孙,过继到自己名下,但还没有确定究竟由哪一位继承皇位。岳飞的提议,从抗金斗争的现实出发,显然是好意。但是,这种好意是否能被皇帝愉快地接受,却大成疑问。
( Q9 m- k6 {# T3 r0 o+ d! a' u1 {. V/ {6 O6 C
陷入险恶旋涡
0 U0 ~) _8 j8 t/ c/ b: u& I! h
" h# w5 W x, Y- M$ k 岳飞的做法,显然在政治上是不可取的。这位天才的军事统帅,富有军事上的洞察力,在政治上却表现出了十足的幼稚。6 r- O) @; _6 j- W$ w) V: b
+ s/ g( d: k" d0 w: f$ _
事实上,当皇帝想要岳飞死时,岳飞到底是不是想要谋反之类的争论就已经变得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岳飞必须死。诚如宰相秦桧所说,这些罪名是否成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此乃上意也”——这是皇帝的意思。/ l3 V: U8 ]+ \/ Y9 n) g o
7 T+ Q0 K6 R7 @" z+ D8 `8 b, O8 d 在秦桧们提供给皇帝的岳飞罪证里,有几条相当骇人听闻。- ]! B0 k6 e6 B' ]" @
& K* }/ b1 A0 g: M* G
其一,他们告诉皇帝,淮西战败之后,岳飞曾经当众骂道:国家了不得了,皇帝又不修德。这句话,今天听不出什么了不得的意思,然而,放在当时,已经足可以让一个人家破人亡了。9 \: @2 u1 ?& u" H5 ?7 W! j
( t( G2 [) i& a& Z6 C0 L# k1 }
其二,朱仙镇班师之后,岳飞和他的主要助手张宪,曾经当着不少人的面,有过这样一段对话。
0 _3 l6 L* w: f$ G2 I z5 b( t; ~9 \4 V7 `
岳飞问张宪:天下事该怎么办?) ` M0 V' F$ q1 R$ N2 F" s( q. {
, B! H9 B9 Z2 A9 a U3 L! Z8 t/ c
张宪回答说:就看您想怎么办。
3 J) K* g, Q% P* E% m; t
! M9 D9 O- ~8 d) Q' p 其三,据说,岳飞曾经说,自己与太祖赵匡胤都是30岁左右就当上了节度使。7 O& b$ U. e3 v) x# `1 F9 e3 w
" p4 [( J0 J4 m% E0 [
当时,这样三句话连起来,的确可以要了岳飞的命了。至于说这些话的前因后果,上下联系,则没有人愿意考证。至少,第三句就有问题。岳飞是32岁做的节度使,他当时的原话是:32岁建节,自古少有。这顶多是一句飘飘然的自鸣得意而已,居然被演变成了胸怀异志的弥天大罪。
a% u# P( y% I* [! j5 L2 V7 C1 J* }% V4 Y
绍兴十一年十月,岳飞被正式逮捕入狱。岳飞拒绝自救。他说:“上苍有眼,就不会陷忠臣于不义。否则,能往哪里逃呢?”
3 l# {4 f2 w' K- D1 W; O, F# f* x5 R: h9 M% e! j5 B
宋太祖赵匡胤曾经立过一个誓约,禁止杀大臣和上书言事的人。因此,有宋一代的确很少杀大臣。一般来说,流放到岭南炎荒之地,就是今天的广东、海南地区,已经算是最重的惩罚了。没想到,一件“莫须有”的罪名,竟然愣是被秦桧及其属下们问成了“大逆不道”之罪。& s; k$ R7 v4 c( P* z% D
, p. Y1 E0 s' A+ r* H. ~
绍兴十一年十二月,皇帝批准赐岳飞死,并将判徒刑2年的岳云,亲手改判为处死。5 Y" D5 `) j2 P# H
5 }4 P4 t2 [7 e* q$ f8 c. p8 a
史书记载说,判决公布后,“天下冤之”,众多士民为之泪下。8 K5 z0 ~- {' j, M
+ ^/ l2 S- |& |# z) \$ h% s5 m 据说,行刑当日,即宋高宗绍兴十一年,阴历大年除夕,杭州城凄风苦雨,整日不绝。 B3 @9 i7 z, a3 ]" Y* c+ l
- o8 e) O7 F3 P" X 尾 声' g E/ {! F" a: L
2 R2 p( K. ~2 v! W( U2 o& ~$ ]5 v* Z1 b 岳飞死后,南宋帝国在东南一隅继续存在了138年。
! b6 ^. K+ ~0 x" ~9 \1 a- s! J& w4 @& s
在它强制完成第二次杯酒释兵权、全面恢复以文制武国策之后,帝国曾经两次主动发起北伐,均以惨败告终。从此,收复中原失地变成一个遥远的梦想,和当年的燕云恢复一样,成为永远无法实现的朝代宿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