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920|回复: 3

九品往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10 15:06: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品位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具足之功德
接引时所显之佛菩萨,所持之莲台
接引时佛菩萨所言
往生时、往生后功德受用和修佛次第
















上生
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

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发愿,愿生彼国。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生彼国时,此人精进勇猛故,阿弥陀如来与观世音、大势至,无数化佛,百千比丘,声闻大众,无量诸天,七宝宫殿,观世音菩萨执金刚台,与大势至菩萨,至行者前。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迎接。
观世音、大势至,与无数菩萨,赞叹行者,劝进其心。
行者见已,欢喜踊跃,自见其身,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往生彼国。生彼国已,见佛色身众相具足。见诸菩萨色相具足。光明宝林演说妙法。闻已即悟无生法忍。经须臾间,历事诸佛,遍十方界,于诸佛前,次第受记。还至本国,得无量百千陀罗尼门。

中生
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善解义趣,于第一义,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
行此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无量大众,眷属围绕,持紫金台,至行者前,→
→赞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义,是故我今来迎接”。与千化佛,一时授手。


行者自见坐紫金台,合掌叉手,赞叹诸佛。如一念顷,即生彼国七宝池中。此紫金台如大宝花,经宿则开。行者身作紫磨金色,足下亦有七宝莲华。佛及菩萨俱放光明,照行者身。目即开明,因前宿习普闻众声,纯说甚深第一义谛。即下金台礼佛合掌赞叹世尊。经于七日,应时即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应时即能飞行遍至十方,历事诸佛。于诸佛所,修诸三昧。经一小劫,得无生忍,现前受记。

下生
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
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及观世音、大势至,与诸菩萨,持金莲华,化作五百佛,来迎此人。




五百化佛,一时授手,赞言“法子!汝今清净,发无上道心,我来迎汝”。




见此事时,即自见身坐金莲华。坐已华合,随世尊后,即得往生七宝池中。一日一夜莲花乃开,七日之中乃得见佛。虽见佛身,于众相好心不明了,于三七日后乃了了见。闻众音声皆演妙法。游历十方供养诸佛;于诸佛前闻甚深法。经三小劫,得百法明门,住欢喜地。




品位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具足之功德
接引时所显之佛菩萨,所持之莲台
接引时佛菩萨所言
往生时、往生后功德受用和修佛次第










上生
若有众生,受持五戒,持八戒斋,修行诸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患,以此善根,回向愿求生于西方极乐世界。
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比丘,眷属围绕,放金色光,至其人所,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赞叹出家,得离众苦。行者见已,心大欢喜。自见已身,坐莲华台,长跪合掌,为佛作礼。
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赞叹出家,得离众苦。
未举头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莲花寻开。当华敷时,闻众音声赞叹四谛,应时即得阿罗汉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脱。

中生
若有众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斋,若一日一夜持沙弥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仪无缺。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
戒香熏修,如此行者,命欲终时,见阿弥陀佛,与诸眷属,放金色光,持七宝莲华,至行者前。
行者自闻空中有声,赞言:“善男子!如汝善人,随顺三世诸佛教故,我来迎汝”。


行者自见坐莲华上,莲华即合,生于西方极乐世界。在宝池中,经于七日,莲花乃敷。花既敷已,开目合掌赞叹世尊。闻法欢喜得须陀洹,经半劫已,成阿罗汉。

下生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养父母,行世仁慈,→
→此人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其广说阿弥陀佛国土乐事,亦说法藏比丘四十八愿。闻此事已,寻即命终。
  
譬如壮士屈伸臂顷,即生西方极乐世界。生经七日,遇观世音及大势至,闻法欢喜得须陀洹;过一小劫,成阿罗汉。




品位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具足之功德
接引时所显之佛菩萨,所持之莲台
接引时佛菩萨所言
往生时、往生后功德受用和修佛次第














上生
或有众生,作众恶业,虽不诽谤方等经典,如此愚人,多造恶业,无有惭愧。
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以闻如是诸经名故,除却千劫极重恶业。智者复教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尔时彼佛,即遣化佛、化观世音、化大势至,→



乘宝莲华,随化佛后,生宝池中
→至行者前赞言:“善男子!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作是语已,行者即见化佛光明,遍满其室,见已欢喜,即便命终。
经七七日,莲花乃敷。当花敷时,大悲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放大光明住其人前,为说甚深十二部经。闻已信解,发无上道心。经十小劫,具百法明门,得入初地。

中生
或有众生,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祇物,盗现前僧物,不净说法,无有惭愧,以诸恶业而自庄严。如此罪人,以恶业故,应堕地狱。
命欲终时,地狱众火,一时俱至。遇善知识,以大慈悲,即为赞说阿弥陀佛十力威德,广赞彼佛光明神力,亦赞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此人闻已,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地狱猛火,化为清凉风,吹诸天华。华上皆有化佛菩萨,迎接此人。
  
如一念顷,即得往生七宝池中莲华之内。经于六劫,莲花乃敷。当花敷时,观世音大势至以梵音声安慰彼人,为说大乘甚深经典,闻此法已,应时即发无上道心。

下生
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
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
  
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于莲花中满十二大劫,莲花方开。当花敷时,观世音大势至以大悲音声,即为其人广说实相除灭罪法,闻已欢喜,应时即发菩提心。




注:

1.在九品当中,行者一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后,除了上品上生、中品上生外,其它各品都要待在莲华里。

2.西方极乐世界一日一夜=我们这里的一个大劫


发表于 2011-10-12 10:18: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嗯,满目迷障,一心塞神,不识珍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2 21: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8 14:59:32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很多人学佛,往往流于形式,喜欢聚会、赶法会,自己真修的少,有些同修,也不知道如何实修。或者,有些人知道一方面的佛理,有一些人知道另一方面的佛理,就互相攻击。比如说,学密,学禅,学净土的,就相互看不上。 也有些人用佛法武断地评论社会上的现象,想去干涉。 所以大宝法王基于这些情况,提出一个修行理念:闭住你的嘴,看住你的心,修好你的法。
  
     这实在是和诸佛菩萨的教诲相一致的,不争论,不干涉政府社会,不干涉别人, 不用佛法去要求别人,只管自己。为什么?因为修行,只能是自己改变自己,成就自己,不可能由别人代替,佛是我们的老师,但佛也不能代替。

     因果图鉴里说,自己吃饭自己饱,自己因果自己了。

     普贤菩萨行愿品里,十大愿望就有:用普贤愿力普遍地观察众生,只要有众生行善修行,菩萨立刻去度化他。有微善,也会去度化。而菩萨没有说,众生恶,怎么办? 菩萨没有看到世间的恶,没有看到众生的过失。只看到众生的善,修行,功德,只看到正面的。

     若真修行人,不见他人过,判断一个人是不是真修行,就看他是不是老是在说别人的毛病,搞是非,如果是,就是打着学佛的名号,在搞贪嗔痴,是假修行。修行是修你的心,修正身口意。   

     梁武帝建很多寺院,也印了大量经,达摩祖师说,毫无功德,做的这些事,跟成佛,没有关系。

     想成佛,想成就,得改造自己。改造身口意,这是功德。
  
     如果一个人,一张嘴就是说,我哪里错了,我要改,这是真修行人,如果一开口就是指责别人,那根本不是修行人,假的。

     俞净意公也是这样,不转心,还是贪嗔痴,那没用的。现在很多同修看起来也在做功课,也在努力做一些事。但是过去形成的看法,根本没变。外在环境一合适,机缘一成熟,过去内心中的知见又出来了,所以每个人,都要过关的。过关的时候痛苦,但是有佛法支持。一旦明白了,过去了,这些习性就消失了。

     每个人都要过关,这关不好过,很痛苦。修行,内在要发生化学反应,我们的知见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观念很顽固,要改变,必须发生化学反应,通过化学反应,把三毒给化出去。

     在道场里,看到别人怎么做,我们不想。如果我们不能真正认识到这是自己的问题,这一关,过不去。我们修行,还去总盯着别人,那是因为我们同样有这样的问题。如果你内心没有这些毛病,你不会看到别人这些问题的。

     闭住自己的嘴,看住自己的心,修好自己的法。所以这句话很对。苦修自己,哪里顾得上管别人?

     管别人,是成就后的事;现在管别人,毒害别人,毒害自己。

     我们现在修行人,这个原则很重要:闭住自己的嘴,看住自己的心,修好你的法。念佛不忘行善,行善不忘念佛.行善福报增长,念佛业障消除,现世速获福慧,命终往生净土.建议大家都遵循这个原则来修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5-5-9 08:02

灵隐岛灵异社区

© Since 200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