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常扇系列(生活休闲用扇)
. R* {2 x0 X# g% z3 z# f9 K# X1 纸折扇
. j( ?. r! h: m- ?2 y2 ^方便精致 便于携带 宋时传入 明清时流行 必为文人士大夫附庸风雅之道具 故在以后 其用意已不在纳凉了 而是为了彰显才学与品位 因此特点为:, E6 w1 k; ^" K5 p6 w
1 注意扇面文化 凉不凉快是次要 关键是注意扇面的文化 尤其上面提的画 写的字要由为注意 字画的品位高低 优劣程度 直接影响着你个人的外在形象与素质 因此古时人们初次见面不看你其人 倒看你手中之扇品位如何 这点是需要注意的
5 u2 ?, I) ?; U; K 2 文人墨客的玩扇技巧 古代文人无聊时 为了显示自己的风雅 时常编出一套玩扇技巧 甚至在以后发展成了专门一套扇舞 5 `4 x3 _- x( r' \2 z7 o6 b$ p
3 学子友人之间常题扇相赠 或离别 或庆贺 也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才学 等同于留言簿签名档的作用 道高一点的偶像派学士还要用扇作为签名 也有人用扇请偶像签名的 便于珍藏彰显 因此很多生产出来的折扇都为白纸 上面的字画就自己看着去弄吧
5 E+ K/ Z. q: f9 k) r& y 4 纸折扇在传入中国后多为男子所用 女子则用团扇 纸折扇也用在乐舞 戏曲中" x2 u! L; X( @
a4 Z0 {2 O& V# t
2 最古老的扇-羽扇 在纸扇没传入之前中国人都用羽扇 团扇或芭蕉扇 羽扇则是男用扇 团扇则是女用扇
# R+ L8 p# Y% t" `4 R3 o3 w " D! x% g3 [8 Q& Y: x# E
+ y- p( B/ N2 }3 夏天纳凉必不可少的芭蕉扇 最初的芭蕉扇用芭蕉制成 后来的夏用扇除了芭蕉扇以外 还有草编扇 竹编扇 竹板等 而芭蕉扇除了纳凉的作用以外 还变成了道家文化中仙化隐世的特征1 w; g$ Z/ M, V) A% Q
% X R9 f5 I7 g p, P
4 女士专用团扇(又叫纨扇 合欢扇) 团扇的兴起时间大约是在羽扇出现之后 后来男用扇由羽扇发展到折扇 但女子专用团扇是一直没变的 团扇的特点很明显 一扇杆左右两面对称 故曰“合欢” 多用纱帐(刺绣) 绢 网 象牙 玉 画纸做成 是中国扇中的“高档扇” 其形状大多分为 圆形 椭圆 正方 长方 三瓣梅花 梨形 桃形等形制 扇杆尾部带有编制精美的结艺 其与扇面上的内容相搭配 具有丰富的意义 有关于团扇的文化内容 习俗也很多 多与女性节日相关联 / x6 g8 h0 y$ z& S U5 ?1 B/ W2 M
5 圆折扇(又叫轻便扇) 是扇文化发展到后期产生的 如果说纸折扇打开后是呈180度或小于180度角的话 圆折扇打开后既是360一周 以扇杆为轴心 由上像两边拉开 尾部接到扇杆里 也为女用扇 又叫女用折扇 上多绘制花鸟等彩色图案 小巧精致 轻便易于携带 | | 6 长柄单扇(又叫侍用扇)
# z1 d9 [; q+ G9 S1 y( s8 x9 p 现在这种大型长柄单扇已不多见了 小柄存在的时间可能长一点 一直到明代 长柄单扇都用于汉代以前 也是中国扇中产生最早的一种 早在奴隶时代就有了 是专门奴仆服饰人用的 由于摇起来方便 单扇风力较大 因此多用于贵族之间 到了唐代 将多片长柄单扇合在一起 坐落在地 只要轻轻一转 风力更强 因此 我认为 这种多片单扇就是现在电风扇的雏形 . Z* [3 J$ I( c, h, R5 H
7 O- V& {% u- q! m! ` 二 仪扇 仪仗扇系列 多采用最古老的大型羽扇形制 其规格用途可在史书轻易可查到
- {; P5 Q* [& i) c1 O! l+ Q- q2 Z三 工艺扇系列 扇发展到后期已不单用于人身携带了 扇的最初多为仪仗礼仪之用 到中期为服饰配饰 人身携带 到了最后 才真正发展为一门室内装饰 工艺品 1 扇画 随着纸折扇的流行扇画也随之步入了挂画这一行列 一开始多装裱在卷轴上 后来也镶嵌于明清流行的挂屏中 扇画分为折扇形与团扇形0 C }: ~, G. ^ w
2 挂屏扇 挂屏扇一般比较大 可以相当于一扇墙面 角度多开到180 带有络穗 扇面质料多为锦 绸 绣帐 为标其醒目 挂屏扇可正挂 也可斜挂9 Q6 G% R. e" {
3 座屏扇 小型扇放于案台的座架上 相当于插画屏的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