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1830|回复: 6

刘备PK曹操:谁更象逆臣贼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10 15:47: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的感情倾向是相当明确的:刘备姓刘且是皇家血统,称王即皇帝位没有什么不可以;而曹操作为汉臣,勿庸说什么举动,就是流露出一点想法也是绝对不允许的。故此,书中对曹操口诛笔伐、对刘备歌功颂德之处并不鲜见;不过有意思的是,即使从《三国演义》本身来看,二人的形象的最终成立似与作者初衷相违,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 1、刘备儿时与小朋友在那棵“童童如车盖”的桑树下玩时,有过惊人之语:“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所谓“三岁看老”,刘备的野心自幼便有;并且这愿望中还存在一个逻辑问题:当时仍是刘家天下,试问刘备的天子梦何以实现?要么犯僭自立,要么最好是有人将当今天子赶下台,自己顺理成章去作替补?第一条路风险太大,第二条路则需贵人相助,没想到最终遂其愿者却是死对头曹丕――可怜曹丕这个冤大头,赶下一个皇帝挪出两个帝位,别人上去落得千古美名、自己上去却背上个千古骂名并且连带祖宗也搭了进去,只能算个小赢家。俚语云“猫扳甑子--替狗干事”。 9 H- I0 a+ O8 p

  O' }. r% R1 A4 z- e1 @0 f: r; g
0 d$ v4 H  Y7 G+ x, u8 Y2 |' o4 |" m

7 I6 p  H& w! C( f3 G" Z至于曹操,幼时志向却是“春夏读书,秋冬射猎,以待天下清平,方出仕耳”。他年轻时曾去汝南找擅长看相的许劭问前程,当劭称其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时,“闻言大喜”,看得出曹操对臣子这一目标定位是非常明确的,没有更进一步的想法;若曹操想做天子,许劭的话只能令其怏怏而归。
- T! \( J2 p0 h! ~
% y1 s1 w( {) ~2 _2 m3 o" R5 o ; p: J& m! D, Q# M

! ^" G3 d6 @0 P+ f. Z
7 Y. Z6 y( v$ m, U6 E8 {% h& ~
* }" d: m5 W: v) A0 H( x$ ~2、刘备口口声声要扶持刘家天下,实则口是心非:一是初见诸葛亮时,孔明先生建议其凭“人和”(曹操占天时,孙权占地利)夺荆川作基地展宏图,刘备表示为难,因为“荆州刘表、益州刘璋,汉室宗亲,备安忍夺之?”但当诸葛亮称刘表将不久于人世,刘璋暗弱、其地盘早迟将归其所有时,“玄德闻言,顿首拜谢”――这说明替刘家守天下是假、为自己抢地盘是真。二是当曹丕废了献帝、诸葛等人欲给刘备黄袍加身遭其坚决反对时,诸葛亮使出了一招以退为进计――在家装病。在诸葛亮的床边、这个非常私人化的隐秘之所,刘备终于是真人面前不说假话:“吾非推阻,恐天下人议论耳。”这一切都是他渴求的,只是怕名份上说不过去而已。当诸葛亮表示刘备当皇帝名正言顺、不存在任何道义方面的障碍时,他也就不再假惺惺地推辞了。第三,刘备在已有一嫡子刘禅的情况下力排众议收年纪比刘禅大的刘封作干儿,很多人感到费解:一是没有必要,二来也给将来传位留下后患(在究竟选刘禅还是刘封作世子时刘备曾问计诸葛亮,聪明的诸葛亮踢开了这个皮球,接下这个皮球的关羽说了句实话终究为之喝下苦酒――关键时刻,刘封经人提醒想起了这件事情,拒绝发兵救援关羽,成为关羽兵败因素之一)。在刘备看来,一个亲儿子明显不够,再收个干儿子,兄弟俩的名字组合起来就是“封禅”――也就是天子祭拜天地之礼,这是刘备不便公开示人的真实动因:按“五行”、“四柱八字”相生之说,收义子、拜义父等并非只是形式上增加一门亲戚,而有相互福佑之力隐于其中,其间奥妙无穷也。这种想法不仅古时有,当今乐于此道者仍不在少数。
5 z4 \* g1 |9 L$ l; ~8 d
/ I- L6 O  H3 a5 s; I( K# Q& A: E9 K  r$ }
% j1 J# L" Q4 @- f: r- n5 P9 A

5 w3 \( m6 r( y* O  V反观曹操,却没有类似行径。铜雀台建成之时,众官称颂曹操功能巍巍、合当受命(虽是溢美之辞,却也是事实),酒后的曹操说了几句心里话:“……专欲为国家讨贼立功,图死后得题墓道曰‘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平生愿足矣……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又复何望哉?如国家无孤一人,正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孤常念孔子称文王之至德,此言耿耿在心……诚恐一解兵柄,为人所害;孤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也……”所言不虚。曹操是比较超脱的,对名份看得并不重,至少对帝位没有兴趣。当曹操就孙、刘各霸一方、不尊朝廷怎么处理时,献帝说了这么一句话“君若肯相辅则幸甚;不尔,愿垂恩相舍。”献帝的话已经到嘴边,曹操若真有做皇帝之意,顺着献帝搭的台阶下去将其取而代之也未尝不可,但是他并没有这么做。
6 V% V1 T" ?. p4 u
$ N; l- @* I* x
/ n3 E4 q# Q0 h6 F% H/ ]2 q7 G  F6 f) E# V" o. ?' B9 o# E2 M4 U. S
5 M7 @/ j+ \% z2 E  A: L; A& J2 A) `
3、曹操做了魏王,不管献帝内心是否情愿(看不出曹操本人或手下动用过什么威胁手段),却是正式册封,是合法的;刘备的汉中王,则出于先斩后奏,没有得到正式批准,连刘备自己也觉得底气不足――“不得天子明诏,是僭也。”,“僭”者,超越本分,这在重视礼教、特别是崇尚尊卑有序的封建社会是有违纲常之举,不是一件小事情。 5 B/ K# {5 @' B4 z; S/ |% S+ L, I

5 _4 V+ o  V) N, P! f' U
# |2 x0 S% |0 O% ^) d2 Z" j5 L
; Z7 _( I% ^7 r) m7 V- N# d- Q% Q3 M! W+ O4 s
所以,就罗贯中自己的叙述来看,在处理大是大非问题的表现上,曹操远比刘备光明磊落,尤其是刘备之“仁义播于四海”,本质是作秀,目的是收买民心而已。曹操外小人、内君子;刘备外君子、内小人,借用吕布的一句话就是:“是儿最无信者!”
发表于 2007-7-10 16: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从来不以三国为准,因为罗贯中是带有感情写的,还有东西很多与历史不符合1 ^% B, [. f; r: z5 s

5 h7 V- A$ {4 n9 T# m2 o+ i( k! Z( N, C5 h
只有三国志才是真正的历史
4 D: o) T7 V( J+ v5 n! V3 `% o& |
8 X* |" I# Z3 O' K曹操其实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10 16:2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曹操很了不起  * J( r- }. n1 y1 e1 C% R
   
6 x' Y0 P( E5 u4 M   其實都差不多   各有的優點缺點罷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1 13:3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备是个屁啊
9 B. p" n4 y. {8 S5 V叛变和玩似的,有奶就是娘,没了再找娘
! m3 w: M/ n# t* r" Z8 d+ B草,这种垃圾人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21 22:3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yh132652 于 2007-7-21 13:38 发表 . l' r. h, z! F1 n$ [1 M( N. f* F
刘备是个屁啊1 i4 R( F5 U3 e# M# [( P8 i8 [
叛变和玩似的,有奶就是娘,没了再找娘/ S: f  {* b' Y+ N
草,这种垃圾人物.....
; e9 v/ N9 r% w. Z8 ^! i# G
8 K$ n/ C3 L0 _2 N: @5 P2 H

9 g0 s) F; E0 k& E4 g0 {太偏激了兄弟
* V: g' q6 H9 b; ?2 T& M& Y3 h9 c: }- W% ?" c% U" W+ M2 q" Z2 n' m- A
各有各的优点.但是我更喜欢曹,也算是枭雄一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2 08: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着两人个有个的特点 都能把自己的背景运用的淋漓尽致 刘是把自己皇叔的身份妥善运用 曹是挟天子以另诸侯 两人没一个是忠臣  0 K# B) ~  w/ T/ e/ R1 G

+ Q# X% R/ i1 |+ \! d- o0 ~3 f4 j) }7 \2 m7 C1 Q+ R9 [) h
呵呵 如果真对三国历史敢兴趣看了(三国志)再发言吧  连曹操手下唯一的和奉孝齐名的谋士都没写 罗老的书也只能当小说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5 16:2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演义是当小说写的啊`3 G# c! `8 `/ k
. D5 m( r1 F* ]
当然是写一些民间喜闻乐见的故事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5-8-3 18:07

灵隐岛灵异社区

© Since 200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