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年几次访美进修、讲学,发现一个颇有意思的现象:美国军人对中国军人十分尊重。这种尊重不仅仅出于礼貌或者客套,的确出自他们内心。美国人自视甚高,能放在眼里的人不多,为什么对中国军人情有独钟? : A: I1 _) v, F
/ f) x# B( I& M& }后来发现他们一个特点:尊重与他们交过手的对手,尤其是那些让他们吃了亏的对手。 # V& y% a+ ]2 a6 O
) j* a. h3 `$ h3 l' x美国海军分析中心统计,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对外用兵次数超过240次。其中规模最大的有三次:1950年至1953年的朝鲜战争,1961年至1975年的越南战争,1991年的海湾战争。 + x: A1 L- c) o; q( i
: w; |# r+ A4 B三场战争,前两场都与遏制中国有关。三场战争中,朝鲜战争持续3年,用兵44万,美国官方统计死亡、失踪54246人;越南战争持续14年,用兵55万,死亡失踪58209人。海湾战争用兵44 万,43天解决战斗,阵亡146人。 ; ~) r' F, d' A' h" A4 K. H
2 s' p6 H; j* g# k- Y( b, ~3 p
对这三场战争,美国军人自有比较。在为什么失败与为什么取胜这些问题上,他们甚至比现在我们一些人分析得还要客观。一句话:从美国军人的每一份尊重中,我们都能感觉到那些长眠于战场的先烈是为今日中国军人的地位而奠基。
/ r' m' n+ n8 f6 K- M$ ^7 E5 T% b% |' y( s" ~* T! ]
今天很多人, 已经不知道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是在怎样的条件下与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作战的了。他们或许能记住一两篇描写志愿军的文学作品,对以下这些比任何文学描写都更加震人心魄的数字,却不知情: ; b O. r$ E9 q. z/ r+ D7 ~
i& |6 ~5 i- {5 ]7 u1 N( ^/ U O7 `! [6 z朝鲜战场上美军一个军拥有坦克430辆;我最初入朝的6个军,一辆坦克也没有。
1 b; s3 H* u0 e5 r8 S8 n* \
% F5 F9 }* Q1 T4 C4 y美一个陆军师的师属炮兵有432门榴弹炮和加农炮,还可以得到非师属炮兵同类口径和更大口径火炮的支援;我志愿军一个师的师属炮兵仅有一个山炮营,12门山炮。 & W' }: p7 g; q7 O# Y
& u3 {1 a8 n6 T( @1 k; J) e! |
美军一个步兵师拥有电台1600部,无线电通信可以一直到达排和班。我军入朝时从各部队多方抽调器材,才使每个军的电台达到数十部,勉强装备到营。营以下通信联络仍然主要靠徒步通信、军号、哨子及少量的信号弹等。
( H. }2 L* M# [" x9 g5 S$ |2 z: [$ l8 k2 a; y
美军运输全部机械化,一个军拥有汽车约7000辆。我志愿军入朝之初,主力38军只有汽车100 辆,27军则只有45辆。 ; Q! U+ U7 ]+ l0 {5 \! U
【转自铁血 http://www.tiexue.net】 # b2 F* `; K3 m0 y9 G! u! R
更难以置信的是:当时我38军90%的战斗兵仍在用日军1905年设计的三八式步枪。
) k/ J* y% e( i4 ~" T, y6 W1 {6 M+ s. Q3 ?) R0 W7 ]
空中力量的悬殊更大。志愿军当时不但没有飞机,连防空武器也极端缺乏。面对美军1100架作战飞机,志愿军当时只有一个高炮团,36门75毫米高炮,还要留12门在鸭绿江边保卫渡口。最初带入朝鲜的,竟然只有这种旧式的日制高炮24门。至于雷达则一部也没有,搜索空中目标全凭耳听和目视。 2 U2 Q) a: M: ~8 t
3 k. r/ T% M+ K' m! V侵朝美军总司令李奇微后来回忆道:“我们在北朝鲜战场上空几乎未遭抵抗。除地面火力外,我们可以不受阻碍地攻击敌补给线。在头一年,对方甚至连防空火力还击也没有。”
0 Q* ?; k- c! a( B3 m- x
/ ~: O1 p) f+ Q% F3 F当时美国飞机从朝鲜东海岸炸到西海岸,从鸭绿江炸到汉江,连后方大榆洞我志愿军司令部都遭到狂轰滥炸,司令员彭德怀几乎遇难,毛岸英牺牲于美国空军凝固汽油弹的熊熊烈焰之中。 - g5 L* K4 \' V
5 ^6 L+ Q* }8 h. u中国人民志愿军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艰苦奋战,迫使不可一世的远东美军总司令、五星上将麦克阿瑟丢官去职,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克中将翻车丧命,硬把美国人打回到谈判桌前的。 ' R& ]8 P. v! w6 A/ {2 u
5 W- y; a i; n+ p1 d
当时志愿军作战艰难困苦的情况,很多美国人直到现在也并不完全清楚。他们对曾与之对阵的中国军人怀有一种颇富神秘感的尊重。这种尊重是对实力的尊重。从他们的角度看,中国军队的实力更多地表现在排山倒海、坚韧顽强、奋勇冲杀和不惧牺牲的精神,他们称之为“谜一样的东方精神”。当年到过朝鲜战场的美国军官,晚年在回忆录中都印象深刻地描述志愿军发起冲锋时“撕心裂肺的军号声”和“尖利刺耳的哨子声”。这些声音一直伴随着他们,走到军事生涯的终点、甚至走到生命的终点。 ) g, K8 t" Y4 E! |3 u6 I* \
5 y! c9 s& e8 B7 ` K, J/ G这就是中美两军的相识。那些在冰天雪地的朝鲜战场连一把炒面一把雪都吃不上依然冲锋不止的战士,那些在零下40度严寒中单衣单裤作战冻死在长津湖畔的英雄,以他们惊人的牺牲为我们这些后来者赢得了今日地位。我们应该骄傲。我们也应该惭愧。我们千万不能吃尽这一老本。我们也应该为明天的中国军人留下点什么。
( h1 y0 i; {) {' k# u: a" R+ a0 L" n: \+ x+ S/ \1 c6 E
无须讳言,我们面临挑战。当今台海形势和世界军事变革给中国军人带来的挑战,其严峻程度与深刻程度,不亚于我们的前辈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面对的局面。毛泽东说,人是要有点精神的。迫切于高科技知识积累、迫切于复杂技术装备掌握的今日中国军人,更迫切于当年战场对手也不得不由衷叹服的精神底蕴。那种除了胜利一无所求,为了胜利一无所惜的精神风貌,是新中国军人展示在世界面前光耀千秋的无价之宝。我们以这样的精神风貌迎接挑战,便是为明日中国军人地位最好的奠基。
: [: G# G' H9 W; }* U6 w! t" B. L1 e6 t2 S+ ]" N F/ a" l+ u
挑起今天重担的中国军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