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1844|回复: 6

越南“北光计划”:越军的“敢死队”成了送死队 加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5 20:06: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我军收复老山之后,越军并不甘心于自己的失败。越军越北二军区命令前线部队要不惜一切代价务必夺回老山。
3 q2 s- y0 E  ?* n) E" p0 {0 \! _) M, m- c2 C

, z) {5 n) d# a% e- b& w# u在这种压力下,越军313师经过短暂准备后,以一个步兵团的兵力,借助漫天大雾,企图偷袭我主峰各阵地,结果,遭我军重创后狼狈撤退。( ~3 L) \  V3 `4 k
  z! n( J8 X/ X0 q6 F# e3 ?

  D* _: q& Y2 l8 Y0 R$ O3 r9 q1984年6月19日,越北二军区又以两个步兵团的兵力,在炮火的掩护下,向我松毛岭防御阵地发动大规模攻击,企图从我老山防御线的东线打开口子……尔后,沿松毛岭国境线向老山主峰发起进攻。最终,在我军的顽强抗击下,越军的进攻又遭到惨败。/ ]7 H8 }1 }; ]7 m6 ]2 W

0 h* D1 k& Z; M
& [9 D3 ?' C/ I3 o; }& m! a! A7 `; W在这种情况下,越军迫于国内的政治压力和民族自尊心的驱使,越南国防部、越北二军区连续几天召开秘密会议,在原苏联军事顾问的周密策划下,拟定了“84-MB-北光”计划。- |9 r' O' J  q0 G5 h( S6 S

: |+ l& O0 _4 v2 {1 C/ E, l, }- @  f# X
) B4 H( X8 T8 z" I8 A; x据说,当时,我方的特工人员花费了很高的代价,才从情报贩子手里买回来这么一个计划名称,但具体内容却一无所知。- v% q4 T( [& W; w( z

( _: z0 l& x0 P/ b+ ]: H/ b3 `
1 N3 Y- J4 H( _. }! i后来,尽管我方的情报部门动用了全部侦察手段,但越军的保密工作做得很好,一直到六月底为止,我方针对这个情报的侦察也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3 E- x0 O/ P2 R3 t6 s! L2 w3 ]$ E) V+ J" j4 e
  ?( @8 e, n, L( D4 l& H
后来,直到战斗结束,我军从被俘的越军营长口中才知道所谓的“北光计划”就是:越军从河内、老街、高平、凉山等地,从越军的精锐之师??316A师、356师、1师、炮三师、炮18旅、特工团、坦克团、工兵团等单位调集了8个团,共一万八千余人的兵力,经过周密的准备和实兵协同演练后,定于1984年7月12日向我老山地区发起大规模全线进攻,企图一举夺回老山……由于此次作战会议是在越南河口省一个叫北光的小山村召开的,所以叫“北光计划”。
. O2 k5 _+ H5 |* O8 o3 `
. P0 t: J' B3 ]7 E3 w' { 3 }9 `! b9 z( _0 ^9 i  g
从1984年7月1日起,越军所有的无线电台停止使用……越军前沿部队停止向我军进行的任何挑衅行动……越军炮兵不再向我防御阵地和纵深发射炮弹……交战的双方一时间处于对峙状态,整个老山战场出奇的平静……面对这种极不正常的情况,我军各级指挥机关反复召开会议,研究、分析越军可能的企图。尽管当时没有任何有价值的情报作为依据,但大战、恶战在即已在各级指挥员和一线防御部队中形成共识。因此,指挥部发出通知:各部队应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加固和构筑防御工事、设置各种障碍、大量存放各种弹药。同时,命令兵种部队,特别是工兵、炮兵、通信兵,在5天以内必须完成大战、恶战所需的的各种保障。
# w; X8 ]) ^1 q" V! ~9 K
7 I$ r! m% L9 M8 _0 t
& o3 Y& {% I/ R0 W/ e在此后几天:
( n0 r1 o& S, g2 _% l! u3 I8 c, c/ Z8 D2 m, ]! W! l+ C3 G
( `" P& v% s. C5 h
我军工兵部队用火箭布雷车向我防御阵地前沿抛射了30多万颗大小地雷,形成了东西长7公里、纵深宽500米的地雷区。
1 Q9 O! {0 N/ |5 _: h7 r+ b3 q3 K9 E: N- L& |' D
1 f/ @; n4 n2 [
我炮兵部队积极与地方有关部门联系,征用地方车辆近800台,昼夜不停地从内地弹药库将大量的炮弹运到每个炮阵地。按照有关规定:每门炮的弹药基数一般都在0.75左右,最大量不得超过1.5个基数。而经此次准备,我军每门炮的弹药都达到了3个基数以上。同时,使用了先进的炮兵雷达监测系统,只要越军的大口径炮弹一发射,只需3秒钟,计算机就能准确的标绘出越军的炮兵阵地所在地和炮的种类,这对于摧毁越军的炮兵阵地将起到重大作用。2 g! Y: ?+ k* N: @% b& @7 h+ O

9 i6 b5 b) _- L" E
5 v1 {. T# j" G, w5 v; C我通信兵配发了专程从北京空运来的先进的单边带电台和同步调频双边带电台,以保障主要防御方向的通信联络畅通无阻。/ V, h# Y5 l4 D8 ~! X3 }& U' x
  o' ~) j+ `4 m( ?& J5 s3 e
1 T- U, ?+ \" ?* j+ i
总之,老山战区已是箭在弦上、长矛在手,单等一声令下,利箭穿心,擒缚苍龙。
( }. C4 I  S  e( e( T; [
7 Y. u4 W( w' Q7 l' s$ [ 8 r- C1 k5 n7 Q. n, }! [
十天之后,1984年7月11日晚23时50分,在我电子侦听部队严密监听之下的越北二军区前指电台发出一个无线电信号。经计算机破译,其内容是: “各部速报准备情况”。
; E! ~+ Q! Z4 X" H
& `7 j2 M- A2 ?* L" `4 p; F+ D. D5 s . Z2 o! f8 b, E; G0 r, q; B8 y
得知这一情报后,我军指挥机关马上召开紧急作战会议,对其进行研究分析,认定越军很可能在7月12日凌晨开始实施“北光计划”。
7 R' n  [: ~7 }, f' e/ P
% Q& \7 T, n  Y' M$ Z $ O( J: X3 y; G% n8 t$ _# Y! B
紧接着,12日凌晨零时30分,越军各部队先后以无线电条码信号的形式报告其上级:“准备完毕”。这就更清楚地证实了我军判断的准确。/ l$ g' ~- f1 t6 I5 ]$ \
# l$ R. v# E# `. \, E

+ B8 K+ J: E% A4 a2 C% W2 n0 X根据这些无线电信号的频率和波长,我无线电测向仪和测距仪立即进行了跟踪监听和区域电子扫描,基本确定越军集结地域距我防御前沿5--10公里一带。- g! B/ [) G* y
" [1 G% _7 O% q: v: x7 g. |* j
! k- A) H& X2 Z+ ]5 l
至此,中越双方的指挥机关已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我“老山主攻团”的防御地带:为了便于地域区分和作战协调,我军把老山战区分为东、中、西三个区域。
: {) [. [( w3 i: ~# H! C" d& v% y2 e; H* G

2 J; ?& H( ?  {/ ]东区,以八里河东山为核心。那里是峰峦叠嶂,山势呈南北走向,平均海拔1600米,国境线为由东向西穿过,由中越双方军队分别控制着各自的疆域。
0 N" a+ q  }$ q  j' h" x8 Q6 o. b* {3 b% `. V8 f

  ?3 v3 u" M; \: @西区,以老山主峰为核心。山势北陡南缓,大小27个山头,全部由我军控制。5 j3 ?( j/ b, J/ b4 L: B
! O( K. i. `0 Y2 G9 G5 v  V/ o

$ {7 R; X( Y* p1 I在东区和西区的中间地带是中区。区内有一条长4公里的山梁,叫松毛岭。以松毛岭为界,以南为越南,以北为中国。以松毛岭为基本点,其东面是一个呈南北走向的大峡谷,峡谷内有一条河,叫泸江河,河水由北向南,从我国流入越南。河边有一条公路,就是当年我国支援越南的四号公路。峡谷的东面是笔直峭立的八里河东山。
) j1 t% M& E, S) M9 j# k& ?  F! t2 K$ e+ K7 H1 t" j, E

8 E, R) a7 g* {由松毛岭向南,7公里以内,是一片丘陵地带,有大小56个山头,海拔最高的为634米,最低的为200米。由松毛岭再向南7公里以外,是越南的大青山。山势呈东西走向,长约20公里,平均海拔在1500公尺以上。1 \' c$ Z! J+ Q: n8 F( h2 P4 J

) z# H+ r) V, i5 |- i # X& O' r! S. H$ ^0 L$ _8 t. A$ ^
在大青山和八里河东山交汇处的峡谷口,有一个越南村寨,叫清水口,是当年我国支援越南必经的交通要道和越军进入老山地区的咽喉要道,军事意义非常重要。
- |% N/ ~* w! `: A0 o9 H3 {4 k) h, m! z2 L

& g3 c! n4 W1 F- w由松毛岭向西,顺山梁走5公里就是老山主峰。
* C6 ~- T' @  ^* t$ H$ I5 J+ B( V; H  D+ D& W; ^  \

! @$ M* `! X. C0 t, ?, z  {由此可知,我军的防御地带是三面环山的低洼地,主要防御方向是从松毛岭到越南的清水口。2 {+ C" s9 q  Q; b$ w4 v4 w" C
- q* K2 p4 e% H2 f* g

, }9 x* ~7 a. k4 x) k根据地形和敌情,我军指挥机关判断:如果越军要在老山地区组织战役级规模的作战,其人员和辎重就必须从清水口经过,而后才能沿地形展开兵力。除此之外,别无他路。为此,我军指挥员定下了“赶羊入圈,分段拦截,关门打狗,务求全歼”的作战决心。
, X. R5 U+ ^; G/ E( t/ z4 X* D  s7 P+ F5 K# F% Q2 e8 L

# f8 p# g8 r5 ^& i* {; M4 Y所谓“赶羊入圈”,就是运用各种手段,诱使和驱动越军进入我防御地带。
7 x/ I/ v7 g% ^& b4 T+ o$ ~  _0 R
! b$ C* Z6 k3 l2 \9 [/ ~ 2 a2 u/ P0 U7 x4 E# J' b
所谓“分段拦截”,就是运用我强大的炮兵火力,将越军的战斗队形打乱,使其不能首尾相顾,便于我各个歼灭。
% M1 [; J( Q5 B; ^1 E' e, N  q% Q, k; e! ?1 Y+ o* H" }
8 b& f  ^: m/ Y( k  c& [
所谓“关门打狗”,就是以各种炮火将峡谷口的清水口封闭,使越军后续部队不能进来增援、先头部队进来回不去。
3 [4 q! J1 v4 @
3 o3 L' c2 o* b5 X3 _
  x+ n; g! v: l7 Z所谓“务求全歼”,就是运用各种歼敌手段,将进攻之敌基本歼灭在这中区地段上。
7 Z( W+ N  O; u+ E' W. Y- R5 {2 b+ O- ]- s3 C

3 |/ z! {( o! I/ `( a' A2 Y- m: L后来的作战经过和战果表明,这个决心和部署是完全正确的。0 O: E" O$ {  w4 A7 P

. J' Y3 u- W4 k# e. O5 @! w8 s
5 D4 E0 q- ~' R5 o& o凌晨2时30分,越军各部队以无线电条码的形式向其上级发出了“开饭完毕”的电报,这就预示着越军已经开始向我防御前沿运动……在得知越军已开始向我防御前沿运动后,我军指挥部命令:命令炮兵第四师,以130加榴炮(大口径远程炮,射程30公里)向越军后方供给基地、炮兵阵地、后续部队、保障部队等可能集结或屯留的地区进行10分钟火力急袭,待取得战果后,即行加大炮火密度;命令炮兵第320团,以122加榴炮对敌清水口附近地域进行10分钟火力急袭,待取得战果后,即行加大炮火密度;命令三个小口径炮兵营,对我防御前沿三公里地段内进行10分钟火力急袭,待取得战果后,再改用大口径火炮射击。* m% H! @7 L2 j4 D0 p% u

+ K- ?) [: ~6 o' ~! P- A : k6 @& C% m' P
凌晨2时50分,在我军第一次火力急袭过后,向我运动之越军各部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有些遭受重创。同时,这突然的打击也迫使越军潮水般涌向清水口,蝗虫般密密麻麻地进入我防御阵地前沿,东寻西找,相互之间喊叫着、辱骂着、撞击着,有的越军在惊慌之中用电台发明语向其上级报告:“我部建制已被打乱,请给予协调。”还有的越军干脆在电台上大声急呼:“我部被敌炮火拦阻在某某地区,不能按时到达某某号高地,请求压制敌炮兵。”……凌晨3时,越北二军区前指以通播电报形式电令各部:“迅速占领进攻出发阵地,按原定计划行动。” 得到这个情报后,我军指挥部立即命令所有炮兵部队,对越军的后方地清水口、我军防御阵地前沿按计划实施地毯式轰炸。随着命令下达,我方阵地万炮齐鸣,地动山摇,整个老山战区马上变成了一个啸叫与火光的世界。
' P# F$ i- d. A* @/ p1 [6 t* j+ `: P
7 V4 G' b6 ~. ]% X6 l
尽管我军的炮火打击一直持续不断、尽管有些越军部队尚未展开攻击就已溃不成军……,越军仍旧按照原来的协同计划开始实施……凌晨5时10分,越军 168炮兵旅加15个炮兵营按照协同计划开始向我各防御阵地实施火力急袭。与此同时,已抵达我方警戒阵地的越军各步兵分队,开始排雷破障、开辟通路……据此,我军指挥部确定:以两个炮兵团,全力封锁清水口子,务使清水口以外的越军“一个人也不许进来”、“以内的越军绝不能再让出去”;以一个炮兵团对八里河东山的越军实施不间断轰击,令其无法居高临下威胁我军;以一个炮兵团支援老山主峰的战斗;以一个炮兵团加5个火箭炮营,对我防御阵地前沿实施反复地梳头式射击;以三个小口径炮兵营,对凹地、山头的反斜面及死角地带实施大密度轰击,用以打击敌人的指挥所和二梯队屯留地;以两个85加农炮兵营,将火炮推至前沿阵地,用以消灭敌人的坦克;1984年7月12日晨,老山战区中段:中越双方共投入47个炮兵营,用各种类型、口径的火炮对这块东西宽5公里、纵深7公里的土地实施轰击;火光之中,是三万余名战斗人员在这块狭窄的地带上进行着殊死拼杀。攻守双方,一个是志在必得,一个是寸土必争;一个是气势汹汹、来者不善,一个是主动出击、以牙还牙;一个是不计一切代价拼死向前、向前,一个是誓与阵地共存亡、死不后退……至上午八时,战斗就已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阵地上,到处是排山倒海似的炮弹***声、地动山摇的地雷怒吼声、疾风暴雨般的枪弹尖叫声、令人胆颤的坦克隆隆声、我军气壮山河的呐喊声、敌军垂死挣扎的哀吟声……只有战场,才能发出这种声响,只有战地之声,才能如此动人心魂……就像一只庞大的乐队,战斗员们*纵着不同的乐器,弹拨着不同的音符,从不同的方向,汇集到这个露天舞台上,在大本营的指挥下,齐奏着蔚为壮观的战地交响曲……伴随着令人心碎胆寒的乐曲,是千万颗绚丽的弹流光往来穿梭、交相辉映,衬红了那灰蒙蒙的天际……是巨大的气浪冲天而起,搅得天地间一片昏暗……是那漫山遍野的条条火舌……是那血汗泥尘所散发出的蒙蒙薄雾……是那绚烂的、黑红的、剧烈开放的、瞬间熄灭的火焰,火焰中倒下去的是人类的肉体,火焰中矗立起来的是民族的尊严。2 R( O+ p% _/ H. Z* H0 ]: V
+ e7 O4 e0 N# y0 a- M

; T6 C* d- ?$ O2 d$ `& A8 ?这是老山之战中最壮丽、最真实的写生画卷,这是英雄们献给祖国的配乐诗朗诵。3 X8 z8 i) {3 x& G5 i
( P, A; e* U$ ~$ J6 Y% ~, e

% X  [5 \9 J/ ?5 x  T& m6 U) @“十五勇士,和他们的李海欣高地” 1 V( r8 k% c9 I7 h/ h: c- X. n
0 g% U; D0 g) e* I4 u: W& K+ \

" h7 \& s8 N* W- j- Z- W/ n3 O“老山主攻团”步兵三连三排的战士们负责196高地的防御任务。
, w- a; J1 z" a# f9 d% l# i
; T7 U* @% R4 Z. Y, b9 J* e
/ A) x5 j9 ~+ }9 F1 w) M$ n7月12日凌晨4时50分,越军一个步兵营和一个特工连秘密摸到了196高地前沿。当敌人在我主阵地前沿进行排雷破障时,被我警戒阵地的暗兵发现。三排代理排长李海欣接到报告后,立即带领5名战士赶到警戒阵地一侧,埋伏在草丛里,看准时机,向正在开辟通路的越军突然开火,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2 R9 T. R* q; J; l. w; k1 Y9 q1 U6 T' t
* _. v5 V* j: f# D% w 2 J$ m2 \, U0 L! i1 i& g" @6 Z
敌人看偷袭不成,便马上转为强攻。50多个越军在密集的火力、***包、手榴弹的掩护下,一次冲锋即攻占我警戒阵地,之后,一窝蜂似的向我主阵地扑来。  W* }8 q& g# G; a, }& \

; \9 Q9 O# M. J! B  P) v 2 s" X% ]/ I8 d: L
李海欣立即按预定方案命令全排各就各位,严阵以待。当越军气喘吁吁地进至我阵地前沿20米时,李海欣大喝一声:“打”,顿时,各种枪弹从上、中、下成立体式,从左、右两侧成交叉式,水柱一般向越军飞泻而去……战斗进行了不到10分钟,越军就丢下20多具尸体撤退了。
  F+ c$ U+ Q" D) X0 X1 N$ {2 B$ ^$ Y7 K5 u( i8 Q
' r" k5 n# x+ }9 Y/ W. d7 C
这个时候,天色已蒙蒙发亮。李海欣带领全排抓紧时间埋设定向地雷、搬运弹药,等待着天亮后越军的大规模攻击。
8 M( D' l7 N% U) Q( z0 E. K4 y# Y+ I- L5 D$ m+ s

+ G! F7 ^6 Y8 L6时30分,敌人在极其猛烈的炮火支援下,动用了两个连的兵力,分三路向196高地扑来。这一次,越军采取了相互掩护、梯次进攻的战术,利用其火力和兵力上的优势,特别是充分利用其炮火将我三排的全体战士死死压在战壕里抬不起头来的时间,一鼓作气攻占了我主阵地东、西两侧的三个警戒阵地,使我失去了倚角之势。继而,越军分东、南、西三面将196高地包围起来,先头越军距我第一道战壕只有50米了……196高地的形势已经非常危险。
% Y/ Z; D+ j' W" C
3 q( X) v, Q; D2 u- g/ k; Y8 E 8 g: v/ W) h2 W# u- a' ~' Q) b5 Y. O
李海欣很清楚所处的险恶境地,他知道,单靠他们这几个人死拼硬杀是无论如何也打不退越军的。看到这种危险局面,他便用861无线电指挥机和上级沟通了联络,请求我军炮火对196高地前沿50--100米地段实施集中射击……不到一分钟,我军的炮弹就一组一组的呼啸而至……炮弹准确地打在越军的进攻队形里,打得越军鬼哭狼嚎,抱头鼠窜,使其攻击出现了短暂的停顿。李海欣抓住这一难得时机,命令全排立即开火,将靠近前沿的越军消灭掉。在我强大炮火的支援下,越军这第三次进攻又告失败。此时,三排有2人牺牲,5人重伤,2人轻伤,能坚持战斗的人只剩10个人了。! w5 \; n/ t" y1 _( f! `
& Q0 l& U8 P1 O& _
  G! f* [' b4 u  i
利用这战斗的间隙,李海欣带领战士们将牺牲烈士的遗体和重伤员抬进阵地上的一个坑道里。这个坑道原来是一个小山洞,后经越军改造和我军的加固,已经成为了一个能打、能藏、能生活的藏兵洞。战士们在藏身洞里只要将洞口控制住,即使越军占领了表面阵地,在洞里面坚守一个星期是不成问题的。李海欣仔细将伤员和烈士遗体安顿好,又根据人员的伤亡情况对阵地防御重新进行了分组,尔后,抓紧时间修复被敌人炸毁的工事,埋设地雷,备足弹药,等待着越军的再次攻击……10时50分,越军集中了一个炮兵旅的炮火,将成百吨的炸弹像冰雹一样砸在196高地上……整个高地烟柱冲天,***声震耳欲聋……刚刚修复的工事被全部炸平,满天的硝烟呛得人喘不过气来。炮火袭击刚过,200多个越军在督战官的带领下,赤luo着上身,全身挂满了子弹和手榴弹,杀气腾腾地喊着口号,向着196高地扑来……熟悉越军战术的内行人一看就知道,这就是越军那臭名昭著的“敢死队”。6 Y, }1 S% X2 m/ U( @
6 t4 E8 d: R+ y9 q
" ?- `0 w1 a) V- W1 S7 d/ D% W  M
这些人是越军的骨干分子,作战时凶猛异常,军事素质高,人人怀有必死心,个个都是亡命徒。按照越军几十年的作战“惯例”,只要“敢死队”出战,一般都有取胜的把握。0 D$ T) D6 {/ i; s* o
6 N3 X) M3 d( ?$ U. [7 _

2 d) u* Z: g, O% X+ m现在,他们来了……
) w# n9 Q1 j5 O; M3 e  c" ^/ m, S5 ?9 l3 ^" ?" j
& E$ i' S2 Z  a$ x$ ~
上午11时,炮火袭击的烟雾尚未散尽,越军便出动了从不轻易出动的“敢死队”,向着196高地--日后的“李海欣高地”发起了冲锋…………望着这黑压压的人群,看着这气势汹汹的敢死队,老战士一般都能沉得住气,新战士可就心慌了……三排有个纳西族新战士小和,刚刚参军,尚未满18岁。看到越军“敢死队”漫山遍野蜂拥而上……一梭子子弹就打倒一片人……一颗手榴弹就炸翻五六个……心想:照这样打下去,那得打死多少人呀?!越想越不敢开枪,越想心里越发毛,越想越打抖……就偷偷地溜回了坑道……三排的战士本就少得可怜,小和一走,阵地上就出现了缺口。越军敢死队马上利用我防御上出现的空隙,在烟雾的掩护下,冲进了第一道战壕,并开始向第二道战壕发展进攻……李海欣一看,立即端着冲锋枪飞奔过来,在击毙了正在翻越壕沟的8个越军后,他自己的胸部和小腹也两处中弹,身受重伤……他咬紧牙关,强撑着身子,向前爬了两米多,按响一颗定向地雷??随着一声巨大的轰鸣,十几名越军飞上了天空,随之化为落下的血雨腥风和残肢断体。这时候,九班杨班长跑过来为李海欣包扎伤口,他按住杨班长的手,说:“别再为我浪费急救包了,现在,我就把高地交给你,告诉战友们,就是剩下一个人,也要守住阵地,不能给咱三排丢脸。”说完,他一把将杨国跃推开,眼睛盯着第二批冲上来的越军、盯着铺天盖地向他飞来的手榴弹和***包??按响了第二颗定向地雷……几乎就在同时,越军敢死队扔过来的***包也在他身旁***……将他的身体炸成了两截??李海欣壮烈牺牲。! k& P2 m  E8 N! P1 z! z
- K& I1 Q$ v; d8 x# Z

7 f* A! M. j  l' X1 |目睹李海欣排长的惨死,杨班长悲痛欲绝,痛恨至极??他一越而起,站直身子,迎着越军的敢死队猛烈开火……边打边高声呼喊:“弟兄们、给我狠狠打、打死这些 *** 、打死这些龟儿子,给咱们排长报仇!”
2 Y" ?! t. Y# ?8 `) F
* X  |# g$ d4 e& _6 h
! k9 U  c, H: Q全排的战士听到排长牺牲的消息,个个气得浑身颤抖、两眼血红,再也不顾什么危险和隐蔽了??端着冲锋枪在战壕内左冲右突,对着越军一个劲地猛扫,枪管打红了,换一支再打,有的将手榴弹几个几个地捆成一捆,不停地往敌群内丢…………阵地上战友们那声嘶力竭的喊杀声惊动了坑道里的重伤员,他们纷纷从坑道里爬出来,或换弹夹,或捆绑手榴弹,或按定向地雷,同阵地上的战友们一起投入了这场殊死搏斗……
+ H0 Q& ?) j* H# h
5 s8 Y6 I3 g0 P" \   P2 m: D$ ^% t- I
在全排战士的拼死搏杀、顽强抗击下,越军敢死队在我阵地前沿丢下了80多具尸体后,狼狈地退了下去,越军的第四次攻击宣告失败。 趁这个机会,杨班长赶紧检查了阵地上的情况:15个战士中有6人牺牲,5人重伤,4人轻伤??阵地上已经没有一个完人了;高地上除了一条坑道外,工事和战壕基本上都被炸成了一层厚厚的浮土;而最令人担忧的,就是唯一能与上级保持联系的861指挥机也已被炸烂??这意味着他们再也得不到炮兵的支援了。面对这种情况,杨班长带着三名轻伤员将阵亡战友遗体将和重伤员抬进坑道,接下来,赶紧埋地雷、压弹夹,准备继续战斗。3 `6 t. \2 v! r  u& g: V1 M+ D

+ v6 o3 B; i4 o4 ?# ]7 v+ s3 z
; H( K8 k( R4 c8 N然而,刚刚埋了几颗地雷,就听到高地四周响起了“缴枪不杀”的喊叫声,杨班长抬头一看??第一道战壕已被越军占领,第二道战壕里也站满了越军,并且端着枪,从东、西、南三面将他们四人围起来,最近的越军离他们只有20多米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Z+ u* v) b! y8 H; f9 C: d

: I# m  [9 A# {
0 }% S# B& K4 k5 d6 }# H8 k原来,越军看到连敢死队也无法攻占196高地,便改变了进攻的战术手段??在第四次进攻刚一结束,马上动用预备队,利用茂密的树林和茅草作掩护,不开枪,不开炮,在杨班长他们正集中精力抬运重伤员和烈士遗体时,悄悄地占领了第一道战壕……杨班长一看,知道他们这四个人要硬拼是不行了。于是,小声告诉三个战友:“看我的动作,撤回坑道”。说完,就按响了两颗定向地雷,趁着尘土飞扬和越军卧倒的一刹那,他们几个连滚带爬的撤进了坑道……表面阵地失守了。
4 Z- |" M- h3 Q1 ^$ M" R5 n$ C( Q! P* w3 A- d4 t) ^& d: V. g* ]6 \

& [& a( E* R2 \  P  M+ f此时,越军已经成群结队地涌上196高地,他们高举着枪支,围绕着军旗,在阵地上又是欢呼跳跃、又是摄影拍照,欢庆他们来之不易的胜利。
+ j, k  t& A; A7 L0 k5 I# P& d) _2 u1 ]5 [% Z. n, E
" M- c& @6 h3 s* c2 U) Q4 F# G3 P
表面阵地失守以后,战士们憋在坑道里,听着越军那粗野的狂笑,心里感到极不是滋味,每个人都在想??难道牺牲了那么多战友的阵地,就这么完了么?
7 _; t/ @6 [3 t
+ ~' v$ i, ?. f6 r/ p
# T- j2 z+ n- S$ u+ K大家谁也不吭气,就这样默默的闷坐着。最终,新战士小和再也忍受不住这郁闷的压抑,他悄悄摸到洞口,端起冲锋枪对着外面狂叫的越军就是一梭子,吓得外面的越军全部卧倒,心里在揣摩着枪声来自何方……也似乎在这一瞬间,他们才明白……他们并没有完全胜利,阵地上仍然有中国士兵。0 {8 W0 t0 W' h) x! I; O* K. C
2 p8 q0 U. L" B6 Z- g0 L% V: y  }
9 W! c' i+ u; P! t
于是,越军又组织了一个排的兵力向坑道口逼近,准备炸毁坑道,逼我出洞。但是,他们在几次靠近洞口往里投手榴弹和***包时,都被杨班长他们打退了。就这样,双方相持了一个多小时。看到这几个少得可怜的中国士兵已无法对他们构成威胁,越军便只留少量人员守住洞口,大多数就转向攻击其他高地去了。
9 m% c! Y! H! [' a0 }) \$ ?
! I: d" N8 ^6 W1 G( ~* R( K" o $ ^5 E' V) q9 d( N+ J
杨班长他们看到这种情况,就想办法撬开了坑道出口,钻出来打敌人的冷枪,尤其是大量射杀沿196高地运送弹药的越军后勤兵。这就又迫使越军调来一个连的兵力,重点监视三排的最后几名战士。4 L4 @7 {0 w( K- a
6 @+ Z4 I2 y( I

6 Y- @/ R# x0 T" D: f5 `下午5时,我军经过充分准备和周密组织,在强大炮火的轰击下,开始实施反冲击??要在天黑之前夺回被越军占领的所有阵地。
3 Q" b/ m+ ?& L4 N/ m9 y/ L  c2 o! q1 Y" _; X
# Z+ u) Z* G+ d" b
杨班长他们根据炮弹的炸点、越军的喊叫声和越来越密集的枪声,判断我军正在实施反冲击。于是,他指挥三个轻伤员钻出秘密出口,在敌人的背后开枪射击,搞得越军腹背受敌,无心再战,仓皇逃去。就这样,在增援部队和炮兵部队的配合下,三排的全体战士顽强抗击,终于打退了敌人的第五次进攻,重新夺回了 196高地。
+ u0 G; T9 W6 ]: T+ f# s# k
9 Z# Y* T& H0 ]3 G2 ]
: V3 x0 r; b, P" I3 C6 y) F这次战斗,全排15名战士共毙敌114名,缴获各种枪支185支(挺);有三名战士荣获“战斗英雄”称号,其他12人都荣立一等功或二等功。他们坚守的196高地被誉为“李海欣高地”,全排被中央军委授予“十五勇士”荣誉称号。
6 X3 k+ T: Z5 L6 O8 d8 Q4 V
' [+ T* @" `% C) e# S
/ }* `- q$ Y9 m2 T0 d# P+ o, m. d结局
5 P  i, E: p( s8 Q! p6 \. ^' m/ w. s6 W: V
# W0 o1 w1 R3 H2 R0 B, @9 _" A
1984年7月12日的惨烈战斗一直持续到晚上10点30分……越军在拼命攻击了17个小时之后,已是焦头烂额,精疲力竭,军心发生动摇,战斗力已基本丧失,再也无力继续进攻了……在无可奈何之下,越北二军区向进攻部队下达了全线撤退的命令……晚11时左右,就见那些越军的残兵败将??从树丛里、从茅草里、从峭壁后、从顽石旁,他们抬着、背着、扶着受伤的同伴,三三两两地从各个高地上摇摇晃晃的溜下去??汇集成一股冲天的晦气,消失在大青山背后…… 将晦气带给了越南政府,将悲哀留给了越南人民。
' J( O. H2 k& D/ J, A6 y2 `* a" [, ?+ s3 s6 M- H
+ S  M" X/ H, ~( e" w. _/ h" j
此次防御作战,我军共击毙越军2700余人,伤敌3000余人,击毁敌火炮150余门、坦克四辆,缴获各种***不计其数。
发表于 2010-11-7 19:2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战场最能锻炼一个人的意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3 13:30:46 | 显示全部楼层
英雄啊,要是我看看身边就10多个人在看看密密麻麻的敌人早都准备放弃抵抗自杀算了,没受过训练,心理素质就是不行啊,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9 17:37: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了不起啊!英雄啊!英雄!敬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30 14: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向英雄致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30 14: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向英雄致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 16:45:44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时的部队都是英雄。多少年没打仗了?现在的军队战斗力如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5-8-12 06:48

灵隐岛灵异社区

© Since 200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