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1369|回复: 1

沈阳昭陵地宫的层层迷雾:难道会是疑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23 08: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占夕 于 2010-6-23 08:23 编辑 $ c2 ^3 P, d6 \) h4 g& x* [. o
5 Q# e2 K) q; ?
今天,我们漫步在沈阳北陵公园内,看着满眼的古树森森,等走到尽头、看到一个超级大的“土馒头”,每个人都会非常好奇,这土馒头底下的地宫到底是什么样子?地宫里的那些传说都是真的吗?里面有什么国宝级随葬品吗?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的棺椁又是怎样的呢?有人进过地宫吗?现如今,皇太极可没有像曹操那样被考古发掘出来,留在我们后人心中的种种疑团只能凭借蛛丝马迹去推测了。
; v$ g8 J8 p; ^# o* f+ Z
" }" N2 I) x/ \# O# h# v' |昭陵是疑冢?
# x' P2 A  g5 @8 y1 D, K7 p5 s# X

, c  {! y0 B+ R$ y) a0 A古代诗人范成大就参悟得好:纵有千年铁门限,终需一个土馒头。也有传说,说纪晓岚调侃和珅说,和大人呐,小样儿,你自以为参透了土馒头,可是,你却不知道,自己就是那馒头馅儿!在古代讲究的人家实行土葬,土馒头(坟冢)下会有一间小小的“房子”,里面安放着棺椁。那可不正是馒头里面裹着馅儿吗?+ G& \/ e9 K" }5 m2 t

6 z. G- p! N* r! H- L& `% Y可是,谁叫古代人喜欢厚葬呢?坟墓里时常有金银珠宝,惹得那些盗墓贼心痒痒的,恨不得掘地三尺。即使到了现代,为了研究史料,一些王公贵族的墓葬也被开掘了。要说起来,古代帝王也挺悲情的,他们想尽办法修建自己的陵墓,什么深葬法、加固法都用过了,但大多数没能逃过盗墓贼的魔爪,元代的皇帝做得很惨烈也非常决绝,他们用“秘葬法”,就是把棺木深埋以后,用土填平,再驱赶万马轰轰烈烈踩踏一遍,于是,地面根本没了痕迹,等到来年春草长出来了,就看不出任何痕迹了。例如成吉思汗陵就是这样,今年,相关部门为寻找这座陵墓,动用了大批人力物力,甚至采用了高科技手段,都没能成功,茫茫草原,上哪儿找去呢?
1 e( S8 I" ~3 c8 O
$ T: I3 H$ f1 L9 J" ]所以那些皇帝们害怕啊,于是就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搞出很多处墓葬,一代枭雄曹操大人就是这么做的,传说他给自己修了七十二座墓,等到出殡那天,魏都邺城所有的城门都打开,有七十二支送葬的队伍分别从不同的城门出来,再分别埋葬到七十二座坟墓中。姑且不论这传说是真是假,但可以肯定的是,曹操大人一定很失望,因为他老人家于2009年在河南安阳出土了。9 o3 ]* P" Y4 h' N( ?; O/ _
- ^# R* w2 e+ n2 m
传说,皇太极的昭陵也是“疑冢”,真的是这样吗?错了,错了,皇太极还真没想这么多,他的昭陵是真的。有大量官方史料考证。并且,乾隆、慈禧他们的陵寝都是真的,那么作为传统,皇太极尚且如此,乾隆就不该搞特殊化。
( o1 p0 K- h1 S, k1 Z& @4 f7 U# ]& q' ^6 R  b
而今,我们可以参考的资料有很多,《大清实录》就是其一。皇太极驾崩第二天,他的遗体被移入崇政殿,这叫做“寿终正寝”。与此同时,诸王紧急商讨建陵的事情(因为皇太极生前不太愿意提这回事儿),在资格最高的王爷代善的安排下,风水先生选择城北十里为“吉壤”。《大清实录》记载了这次出殡的实况:在诸王公主等人举哀献酒完毕后,皇太极的梓宫从大清门抬出,浩浩荡荡到了城北十里的昭陵,还举行了“焚榻”(将皇太极的生前御物帐篷等焚烧,马和骆驼全部宰杀)仪式。这城北十里就是如今昭陵所在地。* c: _7 J# j& t# Z. \6 F& T& `' h
. }! I* M( G5 f/ B7 K/ Q, Q" w
另外,皇太极的梓宫到了昭陵享殿时,地宫还没有建成呢,随后不久,顺治就迁都到了北京,而昭陵的修建仍然在继续。康熙初年,地宫才修建好,随后,经过历代修缮,才成了现在昭陵的模样。如果真的是疑冢,那费那么大劲做什么?另外,皇太极的后宫佳丽们、功臣武勋也都陪葬在此,昭陵绝不可能是疑冢。# n+ j; Y" m. ~6 p8 D
9 e: l. A  j( q$ n% ]4 G1 x/ m
地宫暗门在月牙城?
: G/ M" }! i9 p8 d2 C
6 D8 l. d2 j4 |' x2 {: U& Z网络游戏里,我们常常看到一种机关,扭一扭,墙上就会突然出现一个大门——通往神秘地点的大门。古代的陵墓也是这样,最关键的部位是门户,找到了这个门户,就等于找到了地宫的通道,所以,为了防止盗墓贼掘墓,这门户当然是绝密所在,昭陵当然也不例外。那么,昭陵的门户在哪里?对此,民间有很多传闻……
. f# f) c" E, C# H9 d$ D6 g7 f1 ^* c3 N- Z  V- L3 R  C& r  z9 G
有人认为地宫的门在大明楼后面的月牙城,月牙城北墙正中镶嵌的那座彩色琉璃壁就是地宫的暗门。琉璃壁正中的花形“盒子”上面装饰有九朵彩色琉璃花,其中隐含着门户的“按钮”,只是这个“按钮”具体位置不得而知,也许是那朵花,也许是那块砖,只要能找到这个开关,地宫暗门就会自动打开云云。因此,在导游小姐的介绍下,很多游客都想在这琉璃壁上东摸摸西摸摸,看看能不能轰隆一声打开地宫,可是谁都没成功过。仔细想想,地宫暗门可能开在这么明显的地方吗?当然不可能啦,其实月牙城的五彩琉璃壁只是一种建筑装饰,与地宫门户毫无关系。
  d1 w4 Y* ~' {0 Y# ^, ]; a% g. e! p3 Z, A8 L
还有人认为地宫之门在大明楼前的石祭台下,那座重达数吨雕刻精美的大理石祭台,是用来镇压地宫门和隧道用的。相传康熙六十年当时还是雍亲王的胤祯,奉旨恭代其父康熙皇帝前来祭祖时,曾下令移开这座供案进入地宫,向太宗梓棺面祭。这又是咋回事呢?
, O+ m# \& }: n7 n8 e; M7 o5 J+ ~2 _9 Z8 J% l/ B
当时的雍亲王祭祀昭陵倒是有正史记载,然而他进入地宫却是只在野史里才有的。相似的传说也发生在清克勤郡王墓,克勤郡王名岳托,是大贝勒代善的长子(努尔哈赤之孙),其墓在万柳塘(今沈阳药学院附近),俗称大王坟,此墓很特殊,墓内有地宫还有隧道,据传乾隆皇帝东巡时曾经进入地宫巡视。
+ |- O: o8 Q5 z* r7 Q) \
  }8 z4 }. q" y- U% _但是,还有另外一种说法,石祭台一经设立,永世不得开启。这些野史可信度比较低,因此,雍亲王是否进入过地宫还是个谜,但是这石祭台究竟是否是地宫暗门,还需要考古学家的努力。还有人认为,地宫之门在大明楼后月牙城的地面,地面上有一块石板遮盖着隧道入口……
) W- U" a4 T* p) |% O: O7 ]* M% j' q; G7 N; P* r
有人进去过昭陵地宫?+ ^" x: ^: B( S! z0 P

$ S# K5 X% A0 O! g8 P# u2005年国内一家媒体这样报道:一位名叫张承健的七十七岁老者,他对记者讲述五十六年前的一件奇特往事:1949年秋他驾驶汽车送东北博物馆两位专家及一位八十四岁的老人至北陵寻找进入地宫的“暗道”。他们穿过大明楼门洞,那位“八十四岁老人站在门洞北面约两米处正中一块铺地石板前对两位专家肯定地说,地宫的“门户”就压在此处”。接着老人又说,“他是瓦匠,1909年他参与维修北陵时曾经从这儿进入过暗道”,见地宫里边“还亮着万年灯,悬挂着幔帐,还竖立着牌位……”
: T6 |$ K. A4 ^# W1 v1 o5 H0 V% p% ^. u$ n4 w7 F* \* r
这说的看起来非常真实,但实际上真的是这样吗?李凤民从他的历史常识中给出了答案:关于“万年灯”问题,地宫内一般都设有象征长明不熄的“万年灯”。然而此灯在地宫关闭不久即因空气稀薄等原因而自行熄灭,灯内油脂也会干涸;关于黄缎“幔帐”问题,如果确有其物,在历经三百余年后该丝织品早已腐败,不可能依然完好;还有,皇太极在驾崩一周年已经火化,其骨殖被盛装于金属或瓷质的容器之内,典制术语称为“宝宫”。《大清实录》对此有明确记载,不可能有什么“棺材”;还有,从已发掘的明定陵、清裕陵看,其地宫面积都不甚大。以裕陵为例:地宫仅为“九券四门”,形同“主”字,“进深五十四米,落空面积三百七十二平方米”。“康乾盛世”陵墓尚且如此,以“俭朴”著称的清初昭陵其地宫当不会超过此数。( f3 W) B+ }. A4 v7 Q. @! E; E; M
1 L1 O* a1 U+ p0 K
当然,具体昭陵的这些传言是否真实,还需要考古学家进行验证。
- f- s7 w# Q( p4 z( |* i2 A
- A- O7 A) M$ C地宫里的秘闻
( `" B% W5 u; F" Q+ O$ P( S
$ k1 n- q! z3 Y0 K+ J' s  Y% q
对于昭陵地宫里的秘密,古往今来也流传着许多传奇,除了前面所说的“疑冢”、“空冢”之外,还有人说地宫里也和地面上的陵墓建筑一样,也有正殿、配殿,而且里边还藏着许多奇珍异宝;还有的说地宫里边有两根高大的汉白玉石柱,石柱两头各拴着一条粗大的铁链,皇太极的梓宫被铁链高高地悬在两根柱子之间,悬棺之下有金井一眼,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金井玉葬”,金井里的水和东海相通,终年长流不息,“取所谓龙归沧海之意”;还有人说地宫里装有许多弩弓药箭,一旦有盗者入内,弩弓立即将药箭射出,盗墓者立刻就会殒命;还有人说地宫里有“万年灯”,这种灯可以历经万年而不灭;还有人说,皇太极的陵墓修好之后曾经把修陵工匠集中到月牙城,强迫他们吃药,使他们聋哑,然后把这些聋哑人押送到与内地隔绝的地方充当苦力,以防止他们泄露地宫内幕,而他们吃药的月牙城因此得名“哑巴院”;还有人说,修地宫专招聋哑人,地宫修成后,把所有工匠全部封闭在地下殉葬……
1 |( a* W7 J' a! Q6 e3 s4 y# q, l1 J" q( N  Q3 x5 W1 ~" [1 Z. F3 z( E
种种传说,给皇太极的昭陵涂抹上无数神秘的色彩,这效果和秦始皇陵、武则天陵等等差不多。可是,这些传说究竟是真的还是假的呢?
% \8 B' w3 [2 ?6 p" {) Y8 |/ G0 l
- _# L5 h/ |" b' t) M& Q- C在电视剧以及某些小说传奇中,凡是修陵墓的最后都被各种封口各种残杀,然后扔在地宫里,把地宫门一关,让他们殉葬,这就是所谓保守秘密。追根溯源,这恐怕要从秦始皇陵说起了。读过太史公司马迁《史记》的人可能都会记得,秦本纪对始皇陵地宫的一些描述:秦始皇即位后便在骊山为自己修陵。他从全国调集各种工匠夫役多达“七十余万人”,开始长达数年的修陵历程。太史公说始皇陵地宫满藏“奇器珍怪”及各种异宝,为防止陵墓被盗,始皇“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射之。”当陵墓修完后,他们唯恐修陵工匠泄露地宫秘密,“闭中券,下外券门,尽闭工匠藏者”,把修陵的工匠全部封入其内“无复出者”。
: i/ }; C0 B& R5 W+ d- @5 w3 r8 @; Z% \/ B9 l* q
另外,史书中记载秦始皇陵里面有“长明灯”,这长明灯真的可以长明吗?恐怕理想是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在北京定陵的发掘中,考古人员就看到正殿有个青瓷大缸,里边盛放着蜡质灯油,还有一根灯芯,但已经熄灭了。在缺氧的环境下,这灯点了不久就不“明”了。西方也有类似长明灯的传说,可这违反能量守恒定律,普罗米修斯永恒之火是不存在的。6 L+ v% ~. X" V) U1 r" y
% X( r# ^/ Q9 M
这您看明白了吧,昭陵地宫的传言有很多是把秦始皇陵的传言移花接木来的。人们对未知的领域总是保持着高度的好奇,就像当年的曹操墓一样,一旦发掘出来了,也就那样了。5 X8 M2 M0 v' R+ @, w% K
发表于 2010-6-24 13:4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打开进去看看不就知道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5-11-5 09:49

灵隐岛灵异社区

© Since 200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