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2590|回复: 3

玉林客家民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30 12:56: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玉林的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博白、陆川县,其他则是零散分布地。客家人居住的传统建筑各式各样,但都有一些共同的特性,即内聚性和防御性。这种特性在玉林的一些非客家汉人民居中虽然也有类似情况,但在客家民居中的特点更明显更广泛、型制也更典型。玉林客家民居的建筑主要有堂横式合院、围龙屋等形式。
  堂横式合院主要有双堂屋和三堂屋两种,它一般主要以门楼屋、堂屋(也称厅屋)、横屋以及禾坪和水塘等为基本部分组成客家民居的多种形式,规模增大即增加横屋,堂屋以厅堂为中心,最简单的是“双堂屋”,前进是门厅(下堂),后进是后厅(上堂),上堂(厅)即祖堂是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是客家民居的活动中心。中间是天井,规模大的有三堂屋,而横屋也随之增加,横屋有双横、有的是四横甚至更多的。现在保留较完整较典型的这类客家民居,在陆川有:三堂四横屋的乌石镇吹塘村陂口李时海故居、三堂八横屋的乌石镇旺岭村高断司马第、双堂两横屋的横山乡谭村东村吕瑞云故居、三堂四横屋的温泉镇洞心村高门楼民居、三堂双横屋的良田镇石垌村林虎故居等;在博白较典型的是旺茂镇绿田村绿榄屯民居群和王力故居等,其中绿榄屯民居群基本上都是双堂两横屋、王力故居则是三堂两横屋。
  围龙屋则是一种更为典型、特殊类型的客家民居,是最能集中体现客家传统文化的建筑形式,它由三大部分组成:即中央为堂横式合院、后半部为半圆形(马蹄状)围屋、前半部则为禾坪和半月形水塘。中央部分的堂横式合院中轴对称、左右均衡,中轴线上为三堂,上厅即祖堂,是祭祀祖先的地方,是围龙屋的活动中心。堂屋左右为横屋即形成三堂双横屋,规模大的则添建横屋和围屋,一层又一层,有四横、六横甚至八横屋不等。从堂屋到横屋的功用设置为礼制中心到居室,到储物房再到家畜屋舍、卫生间。围龙屋后半部分是半圆形(马蹄形状)部分,沿半圆形边缘排列环屋,分为若干扇形房间,由围屋围着后半部的院落,围屋外围则是半圆形高大围墙。围龙屋前半部分的禾坪是族人聚会、歇息、晒谷等活动场所,半月形水塘和围墙左右两侧的水塘则作为排水、养鱼、灌溉之用,并兼具防御、调节气候、风水、景观等功用。围龙屋外围筑马蹄形围墙 ,沿正面半月形水塘内侧与禾坪交界处筑直线矮围墙 ,墙中间开空花窗 ,余三围为5—6米高 ,六、七十厘米厚的呈半圆状(马蹄形状)的夯粘砂土围墙环绕整个村落,墙体遍布射击孔,绕围墙分设若干个可作了望、射击用的碉楼,围墙左右两侧各有一个 5—6米宽的长方形水塘作护城濠沟 。围龙屋正面左右两侧各设一个具“关门打狗”功用 、机关巧设的“瓮城门”式的村门。此类客家民居在玉林现存较完整的有玉州区南江镇岭塘村硃砂垌和分界村金玉堂等处的客家围龙屋
发表于 2010-5-30 22:4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一下,有图片就更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16 21:3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村的祠堂差不多就这样,有300多年了吧。我就是陆川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18 10:5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建筑的内敛型和防御性,从中可以看出一个民族的性格。这算不算人为设置交流障碍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4-6-1 02:4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